参与性教学在职高旅游课程中的应用

2011-12-29 00:00:00方玉芳
考试周刊 2011年29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参与性教学方式内涵的理解,阐述了在职高旅游管理课中运用参与性教学方式的课堂形式、作用和应该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参与性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应用的重要性。
  关键词: 参与性 教学方式 职高旅游课程 课堂形式 作用
  
  一、 参与性教学方式的内涵
  参与性教学方式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其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贯彻教学民主的理念,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主体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综合上述的参与性教学方式的概念,不难看出参与性教学方式具有以下几个内涵。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是滔滔不绝的演讲者,而学生则是被灌输、被填鸭的配角,永远是老师的附和者。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听课觉得很被动,不能做到知识过手、堂堂过关,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出现卡壳现象。用一句话来形容学生的听课情况:“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却记不住了。”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最适合学生呢?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做到知识过手,这是我们的愿望,更是学生的心声。参与性教学让这种愿望的实现变成了可能。因为参与性教学提倡把学生融入课堂,让其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根本上改变许多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职高旅游教学中,实际操作仅限于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几门课程中,大多数理论课如旅游地理、旅游文化等任然存在着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这些理论课更需要运用参与性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参与中获取知识。
  传统的课程范式导致教学过程中意义的缺失,其潜藏的危机是,着眼点的指向性可能使学生背离自主,无助于学生的真正发展。而参与性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练习,在实践中掌握获取知识。它主张以教科书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前参与、课中参与、课后参与及评价参与,是倡导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与对话,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介入课程和教学。
  二、参与性教学方式在职高旅游课程中的课堂形式
  1.情境法。
  打破传统的操作教学程序,即老师先示范,学生再慢慢练的模式,绝对相信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操作的积极性,并允许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出差错。然后,老师再给予纠正,抑或跟学生探讨,让学生说出想法、阐述观点,最后达成共识。如此做法定能得到学生们的喜爱。例如:在讲述饭店服务礼仪课程中如何接听电话这一章节内容时,我先请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打电话,学生中出现很多不礼貌的语言、动作,有些姿势非常滑稽可笑。同学之间相互争论或相互取笑,如此这般,课堂气氛也十分轻松和愉快。在这样的序曲中,我再来拉开教学的帷幕,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一堂电话接听课就这样轻松地完成了。
  2.课堂讨论法。
  在课堂上经常要进行分组讨论,小组讨论的人数不宜过多或过少,以4—6人为宜,过多则人浮于事,推诿,不能激发所有人的积极性;少则气氛难以调动,观点较单一。此外,小组讨论时间不宜过长,课堂讨论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小组讨论结束,派代表在班上发言。全班交流的时间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例如我在教授“旅游地理中中国传统节日”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取消‘五一’长假,将中国传统节日改为法定假期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虽然这个课题较深,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大家的讨论,我的点拨,课堂效果意想不到的好。
  3.演讲法。
  这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自我认识能力的最高形式的训练。演讲内容、题目不一定直接与教学内容有关,但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这些话题有:“开发自然旅游景点对当地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传统节日融入黄金周对当地旅游的影响”,等等。
  在学生演讲时老师要把握全局,并对每一位演讲的学生进行客观的且侧重于肯定的评论。老师的评论可以是三两句话,也可以是一句恢谐的语言。这样的课堂是宽松、民主、自由的,是学生真正喜欢的、需要的。但这种形式的教学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故此,演讲法教学不能过多过滥,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也会心生厌烦,导致无法专心听课。
  4.展示法。
  在旅游地理的学习中,有许多景点、文物、古迹都需要熟记名称、年代、地点、人物、特点等。这些对职高学生来说很是枯燥和无奈。为此,我们可以先用幻灯片展现一些精美绝伦的图片,让他们充分地欣赏美,由美中生爱,直至激起他们想要自己去掌握的欲望。此刻,老师再请学生上台以导游词的形式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感性地认识所学内容,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为今后从事导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学生全方位地接受知识信息,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参与性教学在职高旅游教育中的作用
  1.师生关系朋友化。
  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除了宏观上处于主导地位外,他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应该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并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就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距离缩小了,师生在课堂上也就成了朋友。
  2.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制。
  改变单调的教学结构,结合旅游学科的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竞争、学生互问互答互评等。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的创设,将教学结构重新设计和调整,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交流充分。
  3.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学生参与教学,就是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好各个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参与性教学方式可以营造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如精心设计新授课指导语、巧设问题、制造学习障碍、强化操作环节、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发掘和运用人体无声语言等,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
  5.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时,由于参与的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丰富,课堂教学难度大为增加,这就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在知识上要博学、人格上要高尚、理论功底要丰厚、政治素质要过硬,以实力组织好课堂教学,而且必须以身作则,治学严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也会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运用参与性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贯彻参与式教学理念,首要解决的是教师的观念问题、知识领域问题和实践能力问题。在观念上,教师要抛开长期传统教育模式中所形成的教学主体地位和心理优越感,置身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营造自然、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促成学生自由的学习行为、自主的探究精神、合作的学习态度,发现自我价值,增强学习兴趣。在知识领域,参与式教学一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有许多无论是知识广度还是深度都是无法预料的,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解答或有效应对,活动将难以持续。在实践能力上,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手把手”地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尤其是那些动手实践性很强的一些专业技能,要求教师都熟练掌握,具备真正意义上“双师型”教师资格,否则,就会失去学生的信赖。此外,参与式教学本身还需要教师运用一些专门的技巧和方法,如怎样设计游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控制辩论的进程等,教师都必须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除了加强组织业务学习,统一思想,明确认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参与式教学对于专业建设和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外,还鼓励教师参加社会专门从事参与式教学的培训机构的培训,感受、学习参与式教学的方式方法;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增强实践技能。参与式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参与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广大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要认识到位,大胆探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惟其如此,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才能得以推进和完善,旅游管理课的课堂效率也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应只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以及思维的开拓、胆量的提高、口才的培养等,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邹萍.浅论参与式教学及其旅游管理课中的运用.世纪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