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认识叹词,体会所表达的情趣。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赶海的无限乐趣。
3.初步了解作者“首尾呼应”表达方法。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读题,说说“赶海”的意思。
2.海水退潮了,沙滩上有:(出示)螃蟹海鱼贝壳海星大虾
(1)指名读准音;齐读。
(2)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让它们成为你“赶海的收获”。
出示填空:螃蟹海鱼贝壳海星大虾
学生填后出示: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抓海星捏大虾
(3)你发现所填写的这些词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都是提手旁)练读。
3.文中还出现一类比较多的词:(出示)嘿哎咦哦
(1)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口字旁;都是从嘴里发出的声音)
(2)师讲述:这些词我们叫它“叹词”,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巧妙地运用叹词,能增加句子所表达的情趣。学了课文,大家就明白了。让我们一起读好它。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时候,谁去赶海?
二、学习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学习2自然段,体会“我的兴奋”。
1.出示第2自然段
(1)引读,那是——
(2)“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从“闹”字说明“我”(特别想去赶海),练读。
(3)来到海边,我看到了什么?浪花怎么会回头呢?(作者把浪花当作人来写了)练读句子。
(4)看到这么可爱的浪花,“我”兴奋极了,指名读最后一句。
(5)让我们把整段连起来读,读出浪花的可爱,“我”的兴奋。(齐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赶海的乐趣”。
1.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出示第3自然段第一句)
(1)指名读。此时的沙滩上人(很多),他们捉螃蟹的捉螃蟹,捞海鱼的捞海鱼,非常(热闹)。
(2)这句话是怎么写出人多、喧闹的呢?
(直接写;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个省略号表明还有很多人,还有很多有趣的事。)
(3)你能读出这种喧闹、快乐的感受吗?练读。
2.“我”和小伙伴们也加入其中,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想想这里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
(1)交流:这里分别写了“我抓海星;小伙伴捉螃蟹;我捏大虾”。
板书: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2)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事?通过朗读,把这个“趣”字表达出来。各自练读。
(3)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出示句子。
★出示描写“我摸海星”的句子。
①指名读,说感受。(我没有想到会摸到小海星,心里——特别高兴;摸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才摸到小海星。)
②这是意外收获,从哪发现?(“嘿”一词,一下让我们感受到抓海星的惊喜之情。)
③指导朗读: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很好。自己试试?齐读。
★出示描写“小伙伴捉螃蟹”的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里谁很有趣,有趣在哪儿。
②螃蟹很有趣。
a它一会儿逃到东,一会儿逃到西,这就是(东逃西窜)。指名读。
b螃蟹东逃西窜,因为它(不想被人抓住)理解:“不甘束手就擒”,(不愿意乖乖被抓)练读。
③小伙伴的样子很有趣。
a开始,他——想告诉我——后来“哎哟”一声叫起来。指名读。
b想象小伙伴被螃蟹咬住手的样子,指名表演(邹着眉,咬着牙,不住地甩着手,这样子可真有趣呀!)练读,读出虽然被咬,有点疼,可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