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文教学方

2011-12-29 00:00:00韩晓燕
考试周刊 2011年29期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关系,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制约了学生的成长进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转换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用活教学评价,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教学质效 突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让教学方法由传授型向活动型、专制型向民主型、被动型向自主型、封闭型向开放型、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这样,才能推动师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使语文教学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时代的魅力。
  一、激发兴趣,融洽感情,在语文教学情境上求突破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求知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引导、开发学生。小学生像一张白纸,有待教师去引导,去发现。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渴求知识的欲望,利用语文学习的内力,知识本身的魅力,运用游戏、电教、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情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语文学习的情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2.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灵活运用语文教学的技巧,让课文形象再现,使学生学会思的启迪、受到美的熏陶、接受情的感染,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去体验、领悟作品的意境和韵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同时,适当地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构建学习的知识框架,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益,使语文学习由封闭向开放、单一向多元转变,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
  3.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学习,就能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功能。通过直观的形象教学、生动的感官刺激,学生能提高记忆能力,培养联想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用期待的目光、信任的语言引导学生求知,用鼓励的方式、表扬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参与的乐趣、习作的快乐,不断进步,日趋成熟。
  二、灵活教学,筑牢基础,在语文教学方法上求突破
  1.立足课本知识施教。教师要研究教材,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对教学理念、基本概念、教材结构、知识逻辑、重点难点都要一目了然,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同时要用活教材,灵活施教,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我的家在月亮湾,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这是课文《月亮湾》的开头。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整篇课文文字优美,体现了浓郁的乡村气息。为了让小朋友瑕想、品味乡村情景,我特意配乐朗读,学生听后露出赞叹的表情,从中能体会到月亮湾的美,对月亮湾充满了向往。
  2.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小学生阅历较浅,多数学生缺乏生活经历,仅凭语言文字,学生难以感受课文的内涵,老师就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使事物、现象等都可生动、具体、直观地再现出来,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在教《朱德的扁担》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现了井冈山的地理风貌,用影视作品境头再现了朱德同志在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以及朱德当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的情景,让学生品味着课文的语言特色,想象着井冈山的美景,热爱领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倩油然而生。
  3.运用情感体验教学。小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读、多练、多写的习惯。小学语文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写句,还是高年级的作文,都要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书面表达。在教学中,我注重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学习课堂与课本里没有的东西,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让他们以记“流水帐”的形式写日子,在自己修改的基础上,主动与别的同学交换修改,力求达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逐步流畅地表达感情,快乐作文。
  三、创新形式,教会方法,在语文教学质效上求突破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支配自己的生活时间、自我发挥的空间,主动看书阅读、尝试练习、搜集整理,通过看例题、做习题、用学具、查资料等方法,掌握学习内容,发现学习难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不能解决的问题,作出标志,做好咨询、求教的准备。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通过组织与引导,激发学生多想、多说、多练,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学生在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得的知识,远比教师传授的知识让他们兴奋。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会学生学习方式、探究方法,如此学生们就会想方设法主动收集资料,解决问题。我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解决,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探究意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的过程。合作学习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会学”向“好学”延伸,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全班同学分作六个小组,每组八人,鼓励学生动脑、动嘴、动手参与学习,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比拼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促进了教学水平和质量双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