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2011-12-29 00:00:00魏乐
躬耕 2011年11期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现代教育的目标,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的,而是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而存在的。作为一名美术教学工作者深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努力传播美术文化,还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学生素质培养的点滴认识浅谈一二。
  一、美术教学中良好品德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教育是结合进行的,美术通过它自身的学科优势把枯燥的说教变为灵活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教育。在户外写生时通过描绘祖国美好河山,故乡的一草一木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良好品质,在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时通过作品的美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中学生进行优良品德教育是一种看的见摸得着的直接行为,空洞无物的说教往往是苍白无力毫无效果,有时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美术教育通过学科优势使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树立起良好的品德。
  二、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杰出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学习,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情操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在室内绘画教学中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为教材,使学生对形体美,造型美有一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鉴赏能力及对事物善恶的辨别能力。
  在户外写生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欣赏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让他们了解、接触艺术大师,学习、感受大师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受美,逐步使他们具有区别美与丑,高尚与庸俗,健康与颓废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懂得热爱美的事物摒弃丑的事物。
  三、美术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公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挖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美术教育责无旁贷。因为美术课程是被公认的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努力传播美术文化还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每节课的切入点,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自由的发挥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在作业训练中改变过去常见的临摹方法,临摹作为基础训练虽对学生的造型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长期以往的临摹,会造成学生的创造力衰退,缺乏创新精神,依赖别人已有的东西,造成学生绘画的公式化。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性基础上大胆的表现,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如《画春天》这是一节绘画创作课内容,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为了使学生的画儿更有创新性,我让他们看了许多同龄孩子绘画的春天创作画,并启发他们可以把春天当成你的好朋友,也可以从春天的色彩和生机着手来画,这样一来,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头脑中可以拿来创作的题材多了,学生绘画起来容易,自信心得到满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节课下来,有拟人的《春姑娘来了》,有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