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期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需要,南阳市从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入手,强化信访干部配备,加强信访干部教育培训,注重提升信访干部的综合素质,并将信访干部参加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能作为的、具备较强社会管理能力的信访干部队伍,全市信访总量逐年减少,信访积案大幅下降,信访部门综合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增强,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群众之家。 为彻底改变信访接待场所过去那种办公无设备、群众不信任的难堪境地,市委群工部制定了《南阳市基层群众工作站(科、股)建设标准》,并于2009年8月在新野县召开了全市信访工作基础建设现场会议,对基层基础建设标准进行了规范。全市先后投资两千万余元,改善办公条件,完善配套设施。市委群工部将2010年定为“基础建设年“,先后10多次组织高规格的督查队伍,以“夏强基”专项行动为载体,采取同时、同步、同标准的“CT”工作法对全市14个县市区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扫描和帮扶整改, 使原本参差不齐的信访现状彻底改观,唐河县、方城县、社旗县、镇平县等搬迁、新建、扩建了接待办公场所,全市基层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全面跟进。同时,全市投资200余万元,着力建设信访文化,在群众来访接待场所安装空调,设置供水设备,配备急救药品、纸、笔、眼镜等必须品,优化接访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了温馨和谐的“群众之家”。目前,市、县、乡信访场所面貌全面改观,县、市、区群工部均拥有数千平米的办公大楼,千余平米的接访大厅,236个乡(镇、街道)群工站办公用房都在3间(60平米)以上,且软硬件配备齐全。南阳信访工作实现了有阵地、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
强化制度保障,壮大信访队伍。针对新时期我市信访干部数量与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将信访干部人员配备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文件明确规定:人口在50万以下的县(市、区),县(市、区)委群众工作部人员配备不少于30人;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县(市、区),群工部人员配备不少于35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县(市、区),群工部人员配备不少于40人。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专职群众工作人员不少于4人。市、县重点部门要成立群众工作科,正科级规格,配备1-3名专职信访干部。目前,全市共有信访干部1863人,较五年前增加418名信访干部,基本满足了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需要,确保能够随时接待来访群众,及时跟踪督办案件,及时反馈办理意见。
调整学历结构,提高文化水平。我市市、县两级信访部门高度重视信访干部知识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信访干部队伍整体文化水平。一是在职深造。鼓励信访干部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党校及大专院校在职学习深造,提高文化水平,提升知识结构;二是公开选调、招聘。从市、县直属单位选调、招聘高学历人才,从院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市、县信访部门主动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直属部门信访专干有相当一部分是转业干部。止目前,我市信访干部队伍中有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707人,大专学历87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总人数的85%。这部分信访干部学历高、能力强、综合素质好,为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信访干部热情的态度、负责的精神、过硬的素质、良好的形象深受来访群众好评。
认真组织培训,增强业务能力。一是组织初任和任职培训。市委群工部每年举办全市信访干部培训班,从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当前信访形势、任务及工作要求、《信访条例》等政策法规、信访工作实务等方面,对新录用信访干部和群工部门新任职领导、乡(镇、街道)新任群工站长和部分县直部门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信访干部整体工作能力;二是组织参加上级培训。每年从市、县信访系统抽调信访干部参加全国、全省信访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三是组织定期业务培训。市委群工部每年对全市信访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信访督查员等,进行专门业务培训,提高专门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四是组织全员轮训。市级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在职培训,县级对所有信访干部进行轮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五年来,我市参加国家、省、市、县培训的人数累计达到8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信访干部的业务工作水平。
加强学习考察,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市、县群工部门把每周五下午定为信访学习日,以“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活动为载体,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学习中央、省、市领导讲话精神,学习信访工作政策法规,掌握上级决策部署,着力提高信访工作人员能力素质,提高分析形势、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市委群工部每年组织市、县信访干部到信访工作先进市、县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外省好的经验做法,以此找准差距,加压增责,推动工作水平提升;三是结合开展“创先争优?能力建设”活动,在全市信访系统深入开展向优秀信访干部潘作良、李海景等同志学习活动,不断激发全市信访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目前,信访工作有干头、有奔头已成为全市信访干部的共识,想干信访、能干信访、会干信访已经成为南阳信访干部队伍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