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之我见

2011-12-29 00:00:00张园园
考试周刊 2011年56期


  摘 要: 素质教育是造就个性与能力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且可以提升职业技能。在新形势下,应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配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党的十五大根据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提出要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方针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即人所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
  在教育学意义上,素质教育概括为: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和各种素质教育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这也是高职院校紧抓学生德育工作的重心。
  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技术教育,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这是区别于普遍应试教育的特殊本质。高职毕业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几乎人人都有随时上岗、下岗与转岗的可能,终身学习十分必要。这就要求他们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当然不能把职业技术教育理解为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把职业技术教育办成“能工巧匠”、“手艺匠”式的狭隘功利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而且要紧紧跟随国家德法共治的理念,加强德育工作,使他们学会做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是说,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做人三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正如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张楚廷教授所说:“让我们培养的大学生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富有是指知识与能力,聪明是指思维,而高尚则是指做人,特别是人格。
  二、加强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毋庸置疑,现代学生在素质方面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少数学生信仰危机、心理浮躁、急功近利、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学生的素质不能令用人单位满意。这些现象无不说明,对高职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具有紧迫性。
  (一)重视“两课”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目前,教育观念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人们不再认为智商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个人的成功还取决于其他因素,称之为情商,即一种为人的涵养,一种做人处事的道理。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做人”的教育,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那么首先就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1.深刻认识价值观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现今,学生的国家意识很淡薄,许多人只关心自我,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更别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了,“价值观虚无化”的倾向较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很显然,毕业生应是高素质的,这个高素质首先表现在作为一个公民时,一言一行应该对社会负责。这些告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和奋斗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特别是要把我们成功应对南方部分地区特大干旱、地震、泥石流灾害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把我们成功应对国外敌对势力挑衅和成功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实践,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最直接、最生动、最有力的教材。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运用好“双百”(即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人物评选活动形成的教育资源,大力弘扬“双百”人物承载的精神内涵,搞好学习宣传活动,使其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2.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一面永恒旗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2011年,我国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组织了一系列重大宣传教育活动,极大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季羡林先生曾有一个精辟概括,他认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一是爱国,二是有骨气。爱国,有骨气,至少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保证了在全世界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只有中国,只有中华民族,不仅没有消亡,而且历史从没有中断过。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如充分发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充分挖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等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学习革命历史、诵读红色经典、传唱爱国歌曲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环境对造就人的行为道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校的建筑、设备;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礼仪;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等方面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阵地,大力推动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力求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文化素质修养。比如,学校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有效地投入资金,对学校图书馆、宣传栏,以及校园内人文景观等进行建设与管理;邀请当地劳模、英雄人物及企业家、校友进校作演讲、报告;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建立社区志愿者活动、暑假社会活动制度等,同时逐步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从而提升校园文化的精神境界。
  在终身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潮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办好职业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的各环节,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王英杰.当前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人民政协报,2000-9-26.
  [3]万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