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探索高职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方式与途径,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路子,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途径与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创新
一、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新时期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建设创新国家,需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创业型的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职院校既是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高层次、高质量的就业,扩大就业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要创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创业能力和创造意识为主,造就创新创业型的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更应努力为建设创新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方式。
创业不但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创造出大量的企业和实体。我国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许多作品都被企业抢购,在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使大学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出现新兴工业、新兴行业,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避免了以前高职院校闭门教学、企业闭门生产的被动局面,激活了科研技术市场,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的人才与企业的资本间的优势,实现了人才与资本的有机结合。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战略以来,特别是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创业的政策措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是现阶段缓解和消除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反映社会人才需求,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完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和制度,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宗旨,既是解决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措施,又是推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对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不统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实践学分,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少数高职院校开设了一门创业教育课程,有些高校即使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也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才会涉及,效果不显著,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
(二)思想僵化,观念落后,没有及时更新大学生创业理念。
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