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现状进行探讨,阐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下的生存与发展措施。
关键词: 全球化 西部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少数民族原生体育为主体的文化形态。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后,文化全球化也日趋明显,在全球化趋势下,文化的融汇与碰撞是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应的总体发展趋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做出怎样的选择?其发展趋势会如何?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课题。
1.经济全球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1.1信息全球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本封闭的农村与外部连成一片,给人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外来文化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也进行着无情的冲击。[1]这种冲击正在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随着西部开发和国家建设重点西移的深入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推动下,许多少数民族在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方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墨守成规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打碎,取代的是人口的巨大流动和商品意识的增强。大规模的外出打工、经商使得人们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使得原本简陋的“土房”变成青砖瓦房,原本悠扬的娱乐欢声变成电视频道的播音,整个农村充满现代气息。但是,随着现代气息的到来,原本热闹的村变得安静了,原本充满生气的节日活动少了年轻人的身影,原本能歌善舞的孩子却成了动画片的忠实观众。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我们尽情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流失。
1.3现代体育的快速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现代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一场体育比赛在同一时间传播到地球的任何角落。体育文化的传播不受地区、少数民族、宗教、政治、经济、语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用一种全球公认的身体语言影响着整个世界。大规模的体育职业化发展,使很多体育竞赛赛事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精彩,众多体育明星也成为人们的偶像。我们坐在家中,通过电视就可以看到姚明征战NBA的比赛实况,姚明在NBA的成功,加上媒体的宣传和商业的介入,使篮球运动在中国得到空前的发展。这种全球性体育共赏的发展趋势,也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2]。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青少年喜欢篮球、足球、乒乓球、台球等活动,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上,我们很少能看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许多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被遗忘于黑暗的角落。现代体育发展的潮流无情地冲击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严重。
2.我国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路径选择
体育全球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阻碍和消减作用不容忽视,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下,再一次面临着少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选择。西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体育全球化不对等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2.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必须面对现实,准确定位。
体育全球化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大环境。当前,由于体育全球化的不对等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面式微。在此形势下,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必须客观评价,准确定位。在当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仍具有不可否认的社会需求,它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在于其与众不同的社会属性。[3]现代体育要求标准化、统一化、抹杀差异,这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生俱来的多元文化生态在本质上是相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国际大环境下必须现代化,但这一过程,绝不是要抛弃其“传统”,而是必须保持其传统本质,改革其过时的形式,“与全球普适的现代体育相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小众体育,他的发展需要新思路”。
2.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必须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体育全球化是一个充满冲突、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些不适合全球传播、没有全球市场的体育文化必将日渐式微甚至走向消亡。不断创新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其适应全球化大背景的前提条件。事实证明,日本的柔道和韩国的跆拳道都通过文化整合创新焕发了生机,并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各地传播。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必须在博采中西、兼容并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方能保持发展活力,因此我们在保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必须以辩证的观点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批评地加以吸收、借鉴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整合、丰富我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之走上科学化、现代化道路”。[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决不能抛弃其特殊的文化价值,走向世界、向世界靠拢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必须保持其可贵的“少数民族性”,一旦其“少数民族性”的特质不复存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价值必将大打折扣,同时也将失去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如果用“全盘”的态度来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必将造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丢失其文化内涵,最终完全变质。因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只有保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色,体现出不同于西方体育的文化价值,方能使其具有生存的根本,才有走向世界的可能。
2.3加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是推动少数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第27届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平均每天有35—38亿人观看电视转播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平均每天有30亿人次以上观看电视传播,可见现代体育影响的覆盖面之大,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1982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连续召开了五届不仅受到了各族人民的欢迎,而且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新闻传播媒体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全国及世界各族人民认识、了解并参与。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凝聚力利用少数民族体育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功能,吸收广大群众积极参与。[4]坚持小型多样业余自愿的办法结合农业节令、民俗节日和乡村文化站的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可举办邻国、邻省少数民族体育邀请赛、对抗赛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参与到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来,使少数民族体育逐渐击出国门。
2.4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理论研究工作。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如何使这些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财富,促进少数民族体育向着科学化、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文化建设服务是一个待解决的课题。[5]应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进行研究,大力开展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历史源流、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功能价值、训练方法和竞赛规则、社会化与产业化途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配套研究,[6]逐步建立起少数民族体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制定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近期、中期、远期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使少数民族传统的发展走向科学健康的轨道,为少数民族体育的走向世界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7]。
3.结语
伴随着经济浪潮,外来文化对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着猛烈的冲击[8],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和开发宝贵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准确定位,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持独特的文化价值,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必须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积极应对、主动出击,加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理论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肖萌.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9):27.
[2]白永生.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及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93.
[3]张守顺体育全球化不对等性及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6):111-112.
[4]李俊怡.社会环境的变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3):55.
[5]路爱国.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研究综述[J].新华文摘,2000,(2):178—182.
[6]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少数民族研究,2000,(6):8—16.
[7]路爱国.全球化经济研究综述[J].山花,2004,(2):18-20.
[8]王会.民族传统文化走向[J].少数民族研究,2008,(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