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2011-12-29 00:00:00余珊
考试周刊 2011年68期


  摘 要: 英语在高中教育中属于主要学科,学生的学习英语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他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用中文,只有到了英语课堂需要使用英语。这样的语言背景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与此同时,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中学英语教育也经历了从强调语法、读写到重视听说和学生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改革。目前对于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几乎少有涉及在日常教学中落到实处开展培养和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本文通过对高一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力求发现高一学生是否使用学习策略,以及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在哪些方面的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培养还需要加强。以便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针对高一学生的特殊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 高一学生 英语学习策略 使用情况 调查及分析
  
  1.研究意义
  在今天的中国基础教育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学都选择英语作为外语课程。英语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生高考时所选择的高考科目,在现代社会中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习英语并学好英语是每一个学生所面临的挑战。但是,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他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用中文,只有到了英语课堂上才使用英语。这样的语言背景给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与此同时,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中学英语教育也经历了从强调语法、读写到重视听说和学生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对于新课程改革做了很多研究,写出来很多文章。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研究领域,几乎少有涉及在日常教学中落到实处开展培养和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本文通过对高一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力求发现高一学生是否使用学习策略,以及使用了哪些学习策略,在哪些方面的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培养还需要加强。以便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针对高一学生的特殊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2.调查问卷设计
  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问卷内容两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学习英语年限和英语中考成绩。调查内容的问卷设计主要参照了Oxford (1990) 和程晓棠、郑敏(2002)的学习策略分类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学习策略被分为6 大类: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根据高一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增加中文翻译策略的内容。目的是想了解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汉语影响的程度。
  本问卷是参考Oxford(1990)设计的学习策略调查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和程晓堂、郑敏(2002)设计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表,并根据实际情况稍做增减制成的一份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详见附录1)。问卷中包括53个项目,其中记忆策略:1—10项;认知策略:11—22项;补偿策略:23—28项;元认知策略:29—38项;情感策略:39—44项;社交策略:45—49项;中文翻译策略:50—53项。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用李克特氏量表(1~5 Likert scale) 的五点评分法,分值越高表示问题描述的情况越符合自己的学习特点,被调查对象在每个选项后的五个分级中,任选一个代表该题项与自己实际状况相符合的程度,如1= 完全或几乎完全不符合,2 = 通常不符合,3 = 有时适合,4 = 通常符合,5 = 完全或几乎完全符合。调查按分值统计结果,以便进行量化分析。
  3.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我在2011年9月向任教英语科的两个高一班级共101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大致的解释说明,要求学生按照个人客观情况填写,最后共收回101份有效问卷。
  根据程晓堂、郑敏(2002)对英语学习策略平均得分的分析,平均分为 4.5—5 表示总是使用学习策略;3.5—4.4 表示通常使用学习策略;2.5—3.4 表示使用情况一般;1.5—2.4 表示通常不使用策略;1.0—1.4 表示几乎从不使用。高一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详见表1 。
  表1 学习策略统计表
  4.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了解到(见表1):
  第一,高一学生最常采用的学习策略为认知策略(m=4.52)。这表明高中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够抓住重点,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能够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语言规律并加以利用。还知道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很多学生明明知道预习和复习的重要性,却难以坚持每天预习复习。还有部分学生课外听英语歌曲,欣赏英语电视节目电影时,只关注节奏、画面、情节,却并不能从中获取英语知识,学到活的语言用法。大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英语课堂和教材。只有少数大约9.2%的学生能够主动在课外阅读英语刊物来补充英语知识,促进英语学习。更少的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遇到生单词时查阅字典并记下来补充进自己的词汇库中。这说明学生只在“学”英语,不会“用”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差。英语教师应多鼓励、督促学生在课外听、说、读、写英语,尽力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指导他们策划、组织、实施语言实践活动,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第二,高一学生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中排在第二的为元认知策略(m=3.75)。采用这一学习策略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学习英语是自我的需求,而不是被动学习。他们会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己英语学习的长处和不足调整学习方法,还能自动评价学习效果,依据评价结果作出适当调整。但同时也说明有相当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学习方法也不恰当。他们在英语学习中不会主动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这也是这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中文翻译策略被很多高一学生采用(m=3.59)。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很多研究者研究发现,不喜欢采用中文翻译策略的学生反而是英语学得好的学生。越是在理解文章时喜欢把文章译成中文、在说写英语之前,先用中文组织意思,再译成英语、在听英语时,用中文记忆所听到的内容的学生,越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步缓慢。汉语对其英语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障碍。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少依赖中文,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习惯用英语解释单词、句子、课文;尽量用全英文授课,学生听不懂时也不急着用中文翻译,而是换一种说法继续用英语讲解;要求学生在课堂小组讨论、师生交流时也用英语,等等。
  第四,记忆策略的使用率也是非常高的(m=3.57)。大多数高一学生都认识到记忆背诵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很关注单词、短语、篇章的背诵和听写。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学生记忆策略采用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将新单词的发音、拼写和中文意思联系在一起,再反复该生词来记忆。而其他如借助形体动作、用卡片、想象场景等新颖生动的记忆方法则采用较少。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多渠道,多方面记忆。如在语段中记忆单词,在篇章中记忆句型;归纳同义、同音词记忆单词;词义联想法记忆单词;词性拓展法记忆单词,等等。不仅能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记忆,扩大词汇量,还能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第五,部分高一学生由于初中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他们缺少学好英语的信心。而进入高中后,高强度的语言听、说、读、写训练,进一步暴露他们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低下,有60%左右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或轻微或明显的焦虑情绪。而学生自己一般不能有效地调整该负面心理。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表现在他们的情感策略采用偏低(m=2.86)。我发现高一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读的训练接受能力较强,听、说能力表现较差。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缺乏自信,怕英语不标准被同学嘲笑,而不敢开口说,进而又导致他们听的能力受到影响,最后陷入恶性循环。教师应该首先摸清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循序渐进地做好初高中衔接教育。尽可能地多鼓励,多创造机会给学生表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先对英语学习产生信心。再加深语言知识、能力运用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成功后尝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自然而然地,学生也就乐意学英语,愿意主动在课内外积极地与人用英语交流了。
  第六,如果学生在英语交流时,词汇量不够,或不知道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为了让交流进行下去,采用合理的猜测、换种说法、用手势等方法,学生就是在采用补偿策略。但是高中英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应试教育,英语的四种技能中说的技能在高考中并不检测。教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说英语的时间就很少。课外活动涉及英语的也不多,学生用于互相交流的机会极少。最终的结果是高一学生补偿策略几乎没有采用(m=2.77)。这也降低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成“哑巴英语”,会听、读、写,却不会,也不敢开口说英语。
  综上所述,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教师要适时、适地、适当地指导、帮助学生加强监控、反思、调整、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合理、客观地评价成绩等。
  
  参考文献:
  [1]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New York: Newbury House,1990.
  [2]Stern,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庄智象,束定芳.“外语学习者策略研究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