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流传一句话:“学语文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不少同学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不知道写什么,有的说不懂怎样写。作文里空话套话多,胡编乱造、生搬硬套等现象极为严重。由讨厌转为百“写”不厌绝非易事,面对在作文面前身心疲惫的学生,我一直思考:怎样给死气沉沉的学生作文加点兴奋剂呢?实践证明,“兴奋剂”最关键的元素是“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下列一些途径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用成就感树立写作兴趣
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强烈的成就感是人类自我提高的一种内驱力。当一件事可以满足人的成就感时,想投入的热情油然而生。
因为学生都知道我推荐的数篇学生作文在多家知名刊物上已经发表,所以平时我传递给学生一个信息:每次不错的作文会发表在校刊《百草原》上,更好的文章将会对外发表。当同学们认识到大家享有同等机会时,参与热情被调动起来。连以前写作水平差的同学都希望能走出“屡战屡败”的写作阴影,去体验一下“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学生慢慢体会写作的乐趣,“要我学”的心理自会向“我要学”转变。
二、用学生的“爱好”激起创作欲
不同题目学生的发挥水平不尽相同。这跟学生不同的生长生活环境、经历、个性等有着密切关系。我充分掌握每位同学的情况,了解他们的爱好,据此在写作的题目上选定一些和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他们感觉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在作文中能自由徜徉,确立真实和真诚的情感态度,不但可以纠正写作时自欺欺人的恶劣倾向,而且能凭借文字尽情抒发万种情怀,形成千姿百态的情感形态和类型。比如,我班有不少男生是篮球迷,我给他们一个题目《我和NBA》。果然一拿到作文题目后,这些篮球的粉丝们都高兴不已,一改以前拿到作文题目时的沮丧。当这一次作文送到我的手中时,我自己也非常惊讶,原来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真实面,他们因而显得神采飞扬,信心满满。
三、突破常规,鼓励创新思维作文
在一次快速作文中,我布置了《我的老师》这个题目,很多同学都把老师描绘成瘦弱、精干、温暖得像一位母亲,最终倒在了讲台上。似乎不倒在讲台上的老师就不是好老师。作文是千人一面。思维内容的保守、空间的狭窄,已是俯拾皆是的现象。
认识到这些后,我开始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常规,拓宽写作思路,写出言之有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如“母爱”为话题,鼓励学生写动物的母爱,“幸福”为话题,鼓励学生写逆境中,如乞丐、孤寡者、残疾人等人的幸福。“考试”鼓励学生写考试时,无试卷,无老师的考试……
做好了以上几点,自然能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最起码不会怕作文。学生产生了“兴趣”,他们手中便拿到一张通向成功写作之路的入门证。但作文教学课要取得根本成功,任重而道远,我会不断为自己加“油”,为学生加“油”。
(迁安市建昌营镇建昌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