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发芽;爱是阳光,可以让冰山融化;爱是神奇,可以化腐朽为力量。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同样,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爱的教育;班主任;体现
记得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他希望广大教师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以说,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有必要探讨一下爱的结构与作用,弘扬爱的精神,以更好地进行教育。因为,热爱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
一、对班主任“爱的教育”的理解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有一颗爱心。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涵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
二、班主任“爱的教育”的体现
首先是对学生普遍的关注。作为班主任,应比较详细和真实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了解学生的目的是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作准备、打基础。对学生的关系到隐私的东西,特别是对学生自尊心有影响的情况,教师切不可任意地告诉别人,要为学生保密。教师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带来许多方便。
其次是普遍的期望。班主任应注意对“期待效应”——“皮格马里翁效应”的应用。采取“鼓励比批评好”的原则,去教育学生,扩大学生的闪光点,教育他们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事情,指点而不干涉,给予其适当的空间,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塑造人格,灌输良好积极的思想。学生学习的目标确立后,班主任要不断地去激励他们,良好的预期心理会激发学生为完成目标而奋发图强,充分发挥主动性。
再次是普遍的尊重和信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得到信任与尊重的需要,学生也不例外。当一个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暂时落后时,教师的一句信任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激励的动作,无不从内心深处激发起学生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进而增强洗心革面的信心。尊重与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也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班主任对学生缺乏基本的尊重和信任,有时会把学生推向自暴自弃的深渊。
最后是必要的宽容。宽容不是对学生过错的无原则的袒护,而是传达对学生的理解,以自身的博大胸怀去激励学生,使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班主任要特别善于听取学生对自己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甚至批评,因为学生是善意的。
三、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1. 传统家长式的爱
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的。班主任对学生要做到严而有格,严有分寸。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2. 保姆型的爱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班主任应该做到严而不厉。任何时候,班主任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的依赖性、神经质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
3. 暖水瓶型的爱
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就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4. 势利型的爱
一些班主任对优秀生与差生的爱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对于优秀生,爱意常常溢于言表,而对差生,则完全忽视或冷处理。班主任喜欢优秀生本属正常,但这种爱变为“嫌贫爱富”,则有损教育公平的主旨,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良好班级的形成。班主任对待学生一定要端正爱的天平。不然的话,给学生留下一个偏心的形象,那学生就会与你离心离德,甚至敬而远之。
爱是雨露,可以让枯草发芽;爱是阳光,可以让冰山融化;爱是神奇,可以化腐朽为力量。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同样,你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你,也才会让你和他们的交往中忘记外面的世界,忘记生活的烦恼。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