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如何让学生爱学\\会学

2011-12-29 00:00:00王旭东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摘要:在美术课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灵活、更实用地组织教学,使学生乐于接受进而主动认知。
  关键词:学生;美术课;兴趣
  
  一、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和心理反应。在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他们把美术课当做一种游戏活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纯粹将美术课当做是好“玩”的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任务加重了,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美术课也变成了一种学习负担,大部分的学生对美术课的热情开始逐渐减退,甚至完全没有了兴趣。针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我进行了许多的尝试,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尽量做到精讲、多思、多练。
  二、在希望中等待,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的培养与提高,是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会学习的一扇大门。以往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往往重视外化性的造型表现,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内在的观察能力,教学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反思,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们对描绘对象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促进他们的思维活动,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如在《灯》一课中,我首先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灯,说说它的样子?这样可以使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再比较书上图片,找一找灯的各个部分,然后出示一系列不同的灯,让他们观察各种灯有何不同?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掌握灯的组成部分。接着做了一些有关灯光的小试验,先在台灯中装上白炽灯泡,通上电源让学生观察灯光的色彩,再换上红色灯泡和绿色灯泡,让学生观察,引导他们总结出“灯泡色彩不同,会导致产生不同的光线”。最后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美丽新颖的灯,对于有奇思妙想的进行鼓励与表扬。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认知,在观察中分析感受,不断得到知识的累积,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宽容以待,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失败和挫折,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有些迟缓,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心急,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鼓励,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的学科。
  在美术课中,教师要把教与学的关系辨证统一起来,不仅要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爱学、会学。美术课中的学,不仅要体现在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体现学生如何观察思考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从而调动每个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迁安市第二高级中学美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