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优化整合

2011-12-29 00:00:00许允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如何使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互补性体现在教学之中,做到优化整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模具钳工专业教学为例,从贯彻教学原则方面谈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整合问题。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优化整合;
  
  一、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科学整合
  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与文明习惯的培养都应以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为指导,绝不能离开教学内容进行空洞的说教。学生接受的知识必须科学、系统,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经得起实践检验。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当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实训进度,讲授要深入浅出,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不能把教学纯理论化、庸俗化。在进行实训教学中,要全面系统地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引导学生运用工艺知识进行工艺分析,做好与理论知识的科学整合工作。
  二、突出理论教学服务于实训教学,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要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强调学好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学以致用的问题,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掌握技能,举一反三,并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整合工作,还体现在授课中,教师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两者不可偏离。只讲不练,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讲要重点突出,目的明确,练要保证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做到使学生知识、技能、才智同步增长。
  三、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直观整合
  实训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实训中使用的工具设备、量具等都属于直观实物。而教师的操作示范更是把实训的每一个动作都准确清晰地演示出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准确掌握操作要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而适时地通过实训直观地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如讲述使用深度百分尺测量工件深度时,关于深度百分尺的识读及使用方法,学生对空洞的理论说教难以理解。在实训时,教师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先讲有关理论知识,再以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验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深度百分尺的识读与使用方法。直观性教学促使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训,以实训验证理论,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四、贯彻巩固性原则,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互补整合
  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做好互补整合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补充和发展。实训时要组织好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理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实训遇到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的。在贯彻巩固性原则时,科学系统地贯穿理论与实训的有关内容,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为接受新知识打下基础,铺平道路。如在理论课上讲述原始平板的刮削方法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实训中采用原始平板的刮削是制造标准平板的基本方法,原始平板的刮削中产生误差的原因与解决方法。贯穿、融合实训与理论的界限,通过互补整合,使其成为一体,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脱节现象。
  五、贯彻启发性原则,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
  教学是一个不断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师善于联系教材与实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开阔思路,活跃学习气氛。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训教材,因势利导进行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双边活动。如在进行标准麻花钻的刃磨练习时,实训教师不仅要研究实训教材,还要深入研究理论教材中关于刃磨标准麻花钻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措施有关内容,使理论教学融于实训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毕结礼.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M].北京:中国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