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组是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学科教学管理,即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中,教研组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与研究中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因此,切实加强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是新课程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大家关注与探索的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教研组建设往往存在着虚化的现象,认真分析有三个原因:一是教研组建设多是完成行政指令的过程,研究主题没有遵从“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原则,所以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是负担,很少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教师认为教学质量重在完成备、教、辅、改、考等教学环节,而搞教学研究是事倍功半。三是教研组考核流于常规工作的检查。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学校在进行教研组建设时,以教师、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着重解决“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怎么持续地研究”等问题。在总结与反思、实践与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教研组建设的不成熟的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名副其实地抓好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
为了防止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学习制度,规范和落实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内容,注重讲究学习方式,拓宽学习领域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果,切实保证教研组学习的制度化、全员化和终身化。必须努力增强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立足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抓手,切实提高全面教育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搭建起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种教研平台与教师专业化训练的舞台。
教研组建设不要建成“拉拉队”和“陪审团”,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努力争取“外援”的自立自强方针,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要一切从实际和需要出发。教学与研究的实践是机制的源泉,机制又能提升教学与研究水平,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尤其是对中学地理这门自然科学的教研而言,课堂教学的研究无疑是教研机制的核心或焦点,起着主导作用。
二、讲究实效的教研方式,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方法的改良,使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
1. 组织形式
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备课组长在活动中发挥组织、指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2. 实施原则
(1)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每周一次,每次两课时。
(2)备课内容包括教材、教法,还有学生、学法及教学手段。
(3)重点是统一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细化)、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设计、当堂检测习题的设计。
3. 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提前一周确定课题、确定中心发言人(形成学案初稿)、个人备课(每人都有)、集体研讨(学案定稿)、个性化设计(自己的个案)、教学实践、课后反思交流、二次备课、资料保管。
在集体备课中要注意克服以下不良现象,以提高集体备课效果。
(1)集体备课时,各干各的活或说闲话,浪费时间。
(2)集体备课成了中心发言人的一言堂。
(3)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
(4)尽管研讨比较充分,形成了一体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课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教研组不仅要组织教师学习专业知识,为了使教师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还必须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防止发生“瓶颈”现象,同时教研组还应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多写论文,多参与各种资料的编写工作。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倡导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研究,建立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师经验与需要的课题研究系统,切实能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学和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科研素养。
四、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让教师的个体专业成长与教研氛围相辅相成
好的教研氛围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能加快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同时,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也会更加激发良好教研氛围的形成,所以,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是教学研究的目标之一。每个学校地理教师队伍里,都有一些优秀的年轻教师,对我们地理教学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为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研活动安排上,应该尽量多给他们提供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同时,也给他们加担子、派任务,加速他们的专业成长,比如让他们开一些个人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开设公开课、交流课,分配给他们编写试题等任务,尽快提升这些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教研组建设与成长的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具其现实的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从备课到上课准备,从资源整合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从试题选择到综合实践活动,从教学反思到研讨共享,都是群体性活动,都必须在全组人员共同参与、能力协作下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效果。同时,教研组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还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只有务实求实、实实在在,同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集体教研活动才能顺利发展。
六、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增加负担
教研组活动不能以牺牲教师的业余时间和生活情趣为代价,必须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造成负担的增加;要保持教师的专业兴趣,避免职业倦怠。工作时间内能完成是所有教研活动可持续的重要影响因素。
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地理教研组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设了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那就是向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迈开了成功的一步。
(永清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