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的阳光洒满课堂

2011-12-29 00:00:00蒋丽敏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摘要:《语文新课标》提出,现代语文教学应该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和创作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语文教育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质疑;创设性情境;创造性思维。
  
  当我们跨入21世纪的门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好、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主要方向。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呢?
  课堂无疑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点体会和收获。
  一、创新要从质疑开始
  学生的质疑是激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从质疑开始。
  质疑的过程实质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因而,质疑中蕴涵着创新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允许他们“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在教学《南辕北辙》时,我发现学生表示了坦然否定。他们质疑说,这个成语的结果并非越走越远,而是越走越近。因为地球是圆的,历史上的航海记载,不也是回到始发点吗?这确实有道理,你能否定学生这有卓见的火花吗?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深入思考,敢标新立异,提出的问题就新颖、灵活而又独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也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错,“想象力就是创造力”,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特点,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可根据课文上那一幅图延伸情节,让学生想象五壮士的内心世界等。在教材关键处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三、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精心操作,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创造性因素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教学《狼》一文时,我们在教学生概括文中狼的特点的时候,完全可以说,狼除了传统的人们的看法以外,狼还有让人称道的“品行”呢!同学们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有没有事例证明狼有可贵的“狼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知道的有关狼的故事,去大胆思考。这样学生就会知道狼的“母爱”很伟大,它甚至喂养人,培养狼孩;狼的集体主义观念很强大,主张配合行动,纪律严明等。
  让每篇课文充满了问号,这样才可激起学生求异思维的浪花,让学生在一天天的训练中,自然地养成了求异思维的习惯,有了这样的能力,才是学生学习最成功的表现。求异思维的大门一开,势必开阔他们思想的视野,为灵活地提出自己的主张看法打下结实的基础。
  四、利用“假想”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思维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假想”可以创设比照材料,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内容,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如学《东郭先生和狼》一文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老农不出场,事情的结果将如何?学后再引导讨论:如果东郭先生再次遇狼,情景又如何?让学生以“二次遇狼”为题续写作文。以上述方法教学,能使学生在“假想”比较中深入理解中心,而且能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使之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作为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好语文课、说话课,甚至是课外活动时间,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思考、发言的时间与空间,面向全体,把创新的阳光洒向课堂的每一个角落,鼓励引导学生从潜意识的创新向有意识的创新发展。如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了课后的问题,懂得了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但我并没有满足于此,我要求学生结合这则寓言,谈谈对齐宣王、齐湣王、南郭先生各有什么看法。学生们畅抒己见,有的说齐宣王高高在上,糊里糊涂,才让南郭先生混在队伍里充数;有的说齐湣王注重调查,才使装腔作势的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有的说南郭先生如果能吸取教训,发奋苦学,还是有前途的。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辩驳匡正,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应持之以恒,不断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胆思考,使他们养成求异、求新的思维习惯。只要我们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阳光洒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相信不久之后,学生的创新之花就会争奇斗艳地开放。
  (乐清市白石镇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