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2011-12-29 00:00:00郭云青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样有趣的导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加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创设情境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结合当前教育形式和教学实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学思想政治课,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效率,进行一些探讨和总结。
  一、多样有趣的导入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导入是否得当、是否精彩,直接会影响到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整体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采用多样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充满活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效率。
  1. 新闻导入
  思想政治课同实际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同当前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紧密联系的,因此我经常用新闻导入。如在讲《价值规律》时,恰逢猪肉价格一路攀升,我及时地将《猪肉价格何时企稳》这一新闻引入课堂,进而导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使书中枯燥的原理变成在生活中有用的工具,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2. 音乐导入
  思想政治课多数安排在上午后两节或下午前两节,学生状态普遍不好,情绪不高。教师可以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音乐进行调整。如在讲授《事物是运动的》时,先播放一曲“山不转那水在转,水不转那云在转……”优美的乐曲立刻调节了学生的情绪。然后设问这首歌曲说明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接着再导出本节课的内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趣味式开头
  指用诗歌、成语、小品、漫画、名言等导入。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时,用“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等说明哲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自学辅导法、对话法、案例法、讨论法,也可采用专题讲座、演讲、辩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等。
  如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法、讨论法。教师先提出在学生中有争议的问题,如矛盾普遍性是否能离开特殊性,特殊性是否能离开普遍性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通过对话法、讨论法,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如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可采用辩论的形式。教师先将学生分成两组,每位同学都就本方的观点写出辩论稿,然后由各组参加辩论的代表归纳总结。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争辩,既培养了兴趣和能力,又辨清了是非。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乐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三、营造愉快、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情绪对课堂教学有积极作用,如果学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讽刺、嘲笑、训斥、甚至扣帽子,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踊跃发言、讲出真感实想。为此,我把微笑带进课堂,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和蔼可亲,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对学生正确的见解要及时肯定;对学生不成熟观点要加以引导,不能一概否定,更不能挖苦、讽刺;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要进行分析,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种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课堂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地方,而成为师生坦诚相见,各抒己见,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园。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呈现动态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动态化、形象化,有效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它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枯燥的思想政治概念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使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如我在讲授《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开放式学习空间,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的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教学手段,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与课堂艺术有机地结合,就一定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效果。
  (修武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