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命教育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2011-12-29 00:00:00马伟
成才之路 2011年6期


  摘要:作为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教育,应当把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生物学科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生命教育,能使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热爱和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命;教育理念;渗透
  
  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生物以其学科特点更接近生命教育,因此更应发挥其教育优势。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
  生命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出现的,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自然条件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生命出现以后,以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生命形式,最后出现了拥有高智慧、高级情感的人,这些都体现了生命的伟大。目前纵观整个宇宙,也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所以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如在教学《生物的进化》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命进化的主要历程,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和漫长。在教授《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时,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使学生明白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它所蕴藏的资源是有限度的,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二、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善待、欣赏生命
  通过《绪论》《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每种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对生活的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正是由于这种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天空,从热带丛林到冰雪覆盖的山坳,到处都有生命的踪迹。例如:桦尺蠖体色由白变黑是为了适应环境,形成保护色而容易生存下来,不被鸟类捕食。仙人掌的叶全部变成了刺状,能减少水分的散失,适于在干旱的环境生活。金鱼藻的叶成为丝状,可以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得到更多的光照,适于在水中生活。竹叶虫和枯叶蝶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雷鸟羽毛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夏季是暗褐色,能适应夏季森林苔原的苔藓沼泽的环境,到冬季全身羽毛变为白色,能适应冬季冰天雪地的环境。这些都体现了生物适于生存的适应美。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通过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终使学生感受生命之美,从而欣赏生命。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一方面应让学生思考生物适应性的原因和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学生怎样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努力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有了问题及时调整、适应,为走上社会面对更复杂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认识个体生命的短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
  每个生命对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热爱。在教授《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时,让学生认识到,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经过开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然后再逐步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环出现差错,果实将不能发育,也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是被子植物繁殖的基础。又如,鸟类的繁殖,要经过选择巢区,选材筑巢,交配产卵,然后是亲鸟孵卵、育雏的过程,无论哪个环节失误,后代都难成活。人类的生殖,每次参与受精作用的精子有一亿左右,最后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具生命活力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到母亲的子宫内发育成熟,10个月后通过分娩才来到世界。由此使学生体会到生命来到世界是多么珍贵。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成员,都有其存在的权利。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珍惜。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都包含着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短暂而宝贵的,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短暂,一个人应该怎样发挥生命潜能,使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思考讨论,让大家认识到,要关爱他人,珍惜时间,学业有成,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
  生命教育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主旋律,也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作为基础教学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学的重任,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懂得如何去善待别人,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尊重他人的存在,珍爱地球,珍爱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的生命,这才是“生命教育”的真正含义。
  生命教育能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达到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感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这样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就能让生命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