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播就是指借助于一定的传播介质,以艺术符号、语言等传播形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受众的过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等)主要以表象符号为载体,物化在具体的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上,激发和满足艺术传播受众对艺术信息的需求。①就需求本身而言,既是人们审美的需要,也是艺术传播的价值所在,所以“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感受生活,就是为了使我们体会到物体,使石头具有石头性,使我们真正感受到是看到了物体而不仅仅是承认它。”②
艺术传播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新媒介语境下,随着信息的爆炸,艺术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碎片化传播
碎片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艺术传播的碎片化既是艺术传播本身发展的态势,也是社会碎片化、媒介碎片化、受众碎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碎片化”,原意是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目前广泛应用于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碎片化的社会、媒介、受众、需求,使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变得更加多元,也变得更加失真,导致整个艺术的创作、欣赏、扶植、评估、流通、领导等呈现无序化、分散化和低水平化。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使得艺术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的审美更加大众化,艺术的市场更加多元化,艺术的受众更加平民化。但另一方面可能导致艺术传播危机的出现,因为“艺术的生存与命运问题、艺术演变的历史维度最终只有在社会与艺术的关系中把握,社会生活的形态内在地决定了艺术的本质与存在、生成与历史。因此,艺术的历史命运不仅是社会从外部强加于艺术的结果,而且也是社会所规定的艺术的内在本质和生存方式的展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因而就表达为艺术发展的历史”。③
艺术传播的碎片化主要是社会碎4c3693a2e695c2291eeb451ddecd0d64a473fbba4e86bb7e97650e7c638736e7片化的结果。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都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在彼此的交融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视角,这既是传播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大众参与、促进的结果。
娱乐化传播
拉斯韦尔等人曾把传播的功能归结为岗哨、论坛、教师、娱乐四项。就艺术受众而言,除了求知方面的吸引力外,娱乐应是一项在接受中不可忽视的主要驱动力。这里的娱乐当然不只是指感官上的享受,实际上它包含着从生理学到心理学的广大领域。拉查斯斐尔德和默顿曾就此总结出著名的“替代执行”理论。这一理论指出,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目睹世界上各个角落发生的大事,或观看某一悲剧作品,或收看一场足球大决战时,他们会因为这种目睹而产生一种“在场”的感觉,并能像事件、戏剧或竞赛中的人物一样去思索、激动或焦虑。这样,由“替代执行”而产生的感觉与心理过程会使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焦虑、压抑和潜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排遣,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必要的平衡。④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对艺术传播的娱乐性远远大于对艺术水平本身的需求。在电视方面,中央电视台的《鉴宝》栏目和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节目本身的娱乐性远远大于对艺术品本身的鉴定,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刺激、紧张、兴奋或者失落等。在电影方面,电影预告片的制作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其传播信息的娱乐性也要远远大于电影表现的事实,通过信息的传递,为大众营造一个或真或假的悬疑、暗示或者惊悚的氛围,从而激发人们的需要。在网络上,艺术传播的娱乐性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某某拍卖高价成交、某某富商一掷千金回购国宝等比比皆是,成为网友聊天的谈资。
艺术传播的娱乐化是由艺术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也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精神需求后对精神需求的表现,更是人们在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浮躁气息抬头后的必然反应,它使得人们在消遣中放松,在娱乐中提升审美情趣,在浮躁中追逐梦想,在娱乐自身的同时,也扩大了艺术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体验化传播
在新媒介传播过程中,体验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艺术体验对艺术工作者而言是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对艺术接受者而言,是体验艺术工作者的人生、思想、感受和心灵,从而形成某种共识。本雅明认为: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是有不同侧重方面的,在不同的侧重方面中有两点尤为明显,一种侧重于艺术品的膜拜价值,一种侧重于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他认为,在最早的艺术活动中,艺术的膜拜价值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接受者通过联想沉入作品中。而在现实机械复制时代,随着电影的出现,艺术的膜拜价值逐渐转向艺术的展示价值,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对艺术品的凝神专注式接受越来越被消遣性接受取代。在消遣性接受中,接受者没有沉入到作品中,而是超然于作品,沉浸在自我中。⑤
感觉体验、感受体验、思维体验、行为体验等,都可以在艺术传播中找到答案。艺术本身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一切人类的活动过程都可以称之为艺术;从狭义上讲,就是“某种技巧性的学科”,如绘画、雕塑、音乐等。所以,艺术传播本身就有体验的特质,因为只有通过体验,我们才能够理解艺术本身,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所传递的信息,才能把媒介中虚拟的艺术形式变得更为立体、更为真实,更好地与现实相连接。
随着新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会更多地在新媒介中传播,这既是市场发展的趋势,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必然。而为了更好地使艺术信息传递给受众,体验传播势必成为艺术传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体验不仅可以引发联想、树立典型、囊括整体、理解结构,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感知艺术传播所传递的深层次的东西,使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传递的积极信息。
个性化传播
艺术传播的个性化传播是建立在艺术传播的主体、传播媒介以及受众的个性化基础之上的。媒介都是有个性的。在新媒介背景下,传播内容个性化、传播形式个性化、传播受众个性化、传播形象个性化等成为媒介竞争呈现的基本特征。
艺术传播的个性化首先表现在艺术创造的主体上。当下,主持人个性化、作家个性化、画家个性化、导演个性化等不一而足,个性化成为艺术创作主体的标签。这种标签一方面可以形成个性化品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受众有针对性地接收信息,达到一对一传播的目的。
其次,媒介个性化是艺术传播个性化的必然。在新媒介背景下,网络的个性化是与生俱来的,如博客、播客、微博等都是典型的个性化媒介,这些媒介的倾向性、独特性、复杂性、完整性、积极性乃至消极性都会明显地传递某种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媒介的个性化与艺术创作者个性化的结合,能够更好地把艺术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受众,使艺术传播的效果最大化。
再次,碎片化的社会环境是艺术传播个性化的催化剂。艺术是不分阶层的,在碎片化的社会环境中,社会越分化、媒介越分化、受众越分化,就越需要进行个性化传播,否则在极度过剩的信息包围下,艺术传播的信息只能是“浮云”。
结语
艺术传播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综合体系。“艺术贵在独特,艺术贵在创新,艺术贵在准确反映当时的历史、文化、政治、价值”。⑥我们不仅要重视艺术传播的过程,也应重视艺术传播的结果。因为过程能够体现艺术的时空性、艺术性和文化性,而结果可以体现艺术传播的效果、准确性和艺术本身的传播性。
在新媒介背景下,艺术传播所体现的碎片化、娱乐化、体验化、个性化等特征,在当下表现得较为明显。随着媒介的进一步发展,艺术传播还会呈现出更多的特征,呈现出更全面的传播形态。
注释:
①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陈翔勤:《黑格尔与当代艺术命运》,《东南大学学报》,2002(8)。
④杜骏飞:《试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江苏社会科学》,1997(6)。
⑤陈厚明等:《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论大众文化》,昆明:云南出版社,1998年版。
⑥金光:《艺术与社会——艺术文化研究的探讨与思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