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教育》“育人经纬”栏目特为班主任开辟一方园地,分享班主任在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中的智慧。班主任的智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班级建设中您经历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您成功解决一个个棘手的教育问题之后所做的反思和提炼中。班主任、曾经的班主任、未来的班主任朋友们,奉献出您的故事和思考吧,一段时间后,您将收获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欣喜!
本期“班主任智慧”主题——当班主任遇到家长
与学生家长沟通,我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我合作,从而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
态度诚恳。不管是我找家长谈话还是家长主动来校交换意见,我都会面带微笑,注重在礼节上尊重家长,以朋友的态度热情以对,这样与家长说话就会容易很多。平时在上下班的路上也经常碰到住在同一小区的家长,每次我们都会互相打招呼。尤其孩子先问我“老师好”时,我都会高兴地回他们一句“你好”,这样家长在尊重你的同时也会明白你是一位很有修养的班主任,就会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准备充分。为了让家长知道班主任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和家长谈话或家长主动找老师谈话前,我会对学生的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我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说到孩子的情况时就不会模棱两可,就能让家长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印象,这样能使家长在感情上愿意与老师沟通。
学会聆听。聆听也是一门艺术。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家长提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家长可以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从而有利于沟通的深入。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等,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而且对家长而言,即使满腹牢骚、怨气冲天,在一个具有耐心、同情心、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也常会被“软化”。
重视引导,给家长一个方法。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寄托,因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家长在履行自己的教育职责时又存在不少误区。有的家长不理解孩子,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结果家长下了很大功夫,孩子不但没有学习主动性,反而在课堂上显得很迟钝。这种现象在一年级家长中比较多。这样就要引导家长修正标准,用平和的心态鼓励孩子学习。有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孩子的信心才会越来越足。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很负责,但确实不会辅导孩子,我也会把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教给他们,或给他们提一些合理的建议,家长都特别感激。
正是关注了这些细节,也因为我的诚信以对,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尊重与信任,我们的班级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