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努力成为“你自己”

2011-12-29 00:00:00徐吉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2期


  当今是一个创新的年代,教育新理念、教学新模式不断涌现,如“衡水现象”、“洋思经验”、“杜郎口旋风”……只要哪个地方创造出一个新经验,定会有许多学习者蜂拥而至。但许多学校学来学去,总是三不像,以至于在忙忙碌碌中,许多校长也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丧失了工作的真情。德国思想家尼采曾说过:“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它在世界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够再次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它现在所是的个体。”因此,只要校长还不想沦为芸芸众生,那就要努力成为“你自己”。
  
  要成为“你自己“,就要有独立的思想
  
  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的办学思想融其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学主张、品德修养、工作作风和办学经验于一体,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具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校长能深刻认识办学规律,探索办学艺术,教育有主见,管理有新招,并善于围绕自己的办学思想,发掘和利用学校优势,执着地进行办学实践。
  那么,校长独立的办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是从实践中来。一位新任校长基本不可能具备成熟、全面、深刻而又有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如果有,也只能是“拿来主义”,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因为教育问题和学校管理其实非常复杂,加拿大教育家迈克尔·富兰就曾经说过,教育变革是非常复杂的。所以要深刻领会、把握教育的实质,没有经过一定的历练和多年的思考学习几乎不可能具备成熟、独立的办学思想。如果在办学进程中,能不断用教育理论和普适性的观念对校内外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并归纳、整理,逐渐得出一些概念、观点,同时,又反过来用这些观点、概念去指导教师们实践,并进行检验、改进、完善,校长对办学的认识就会逐步从模糊、片段式,向清晰、系统化转变,就会逐步抽象出一些自己的概念、观点,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反刍、提炼,进而形成自己坚定的观点、思想。大部分校长的办学思想都是在经过一定的实践后形成的,如果照搬专家理论或完全采用“拿来主义”,其办学往往会水土不服进而无疾而终。
  二是从学习中来。校长办学首先要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遵循教育规律,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这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基础。但真正领会这些精神,形成个人的认识,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所以,校长首先要认真钻研国家教育政策、方针,并把这些政策、方针转变为自己的认识,转化为办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其次要认真学习名校长的办学思想。通过学习借鉴众多名校长的办学思想,使自己对办学有整体认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雏形,形成一些概念和观点。对名校长办学思想的考察和学习,要注意考察名校长的思想是在何种办学环境下提出的,因为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往往是跟特殊的办学环境紧密结合的。这可以避免我们不加思考地完全盲从。最后要坚持读书。独立的办学思想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所需的知识很多,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信息学,涉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法规的认识、解读、理解等等。读书多了,知识才能广博,视野才会开阔,办学思想的提出才能做到更科学、独特、高远、历久而弥新。例如,陶行知先生以“生活教育、民主教育、创造教育”的办学思想创立的晓庄师范学校,以及苏霍姆林斯基以“相信孩子”办学思想缔造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帕夫雷什中学,之所以能做到历久弥新,思想薪火代代相传,正是由于其先进、独立的办学思想所起的作用。
  
  要成为“你自己”,就要有独特的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和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是领导者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必须全面系统地加强个性修养,使自己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校长的良好个性品质、自身理论和文化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办学价值观念、办学目标和独特的办学风格。
  校长的性格、气质、修养等构成了校长的独特个性,在管理中焕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校长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言语教育和规章制度管理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学校师生的影响也更持久、更深远。乌申斯基曾经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多巧妙,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具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必须充分展现自己在性格、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德服人,以学识服人,以自己的为人来吸引人,引起全校师生共同进取的意向和行为,取得学校管理的成功。例如,以“管有主见、办有特色”闻名的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的成功离不开姚文俊校长独特的个性品质。他宁愿当一辈子的小学校长,矢志在第一线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也不愿到高一级的行政单位去任职。他在成功面前从不知足,从不驻足,不断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取得更大的成功。他虚心好学,勤于思考,踏实肯干。教育家陶行知为教育无私献身的精神和品格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他曾誓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为此,他立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放弃高官厚薪,到贫穷的农村创办贫民学校,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自己戏称:“人人称为老夫子,生活不如老妈子。”
  但校长在展示个性的同时,也要注重研究共性。所谓研究共性,就是要沉得住气,不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通过个别谈话、实地调研、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前任校长和学校的优势,继承之,发展之。这不仅有利于较快地赢得原来班子成员和广大教师的信任,而且有利于自己能在较高的平台上重新审视,看清隐忧和潜在的生长趋势。这也是气度和远见。 展示个性也绝不仅是自信的表现,而是需要与学校历史和现状的巧妙融合,通过激发教师和学校蕴藏的内涵,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自然巧妙地流露。这是一种精心策划的结果,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个人优势和集体优势的引领和互动。纵观那些做出卓越成就的中小学校长,健全、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其必备的心理条件。在多项关于成功校长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成功校长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并能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以这种个性来潜移默化地感召被管理者。
  
  要成为“你自己”,就要有满腔的真情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是有着丰富感情生活的高级生命形式。因此,智慧的校长不仅会以理服人,还应该会以情动人。在工作中以满腔的真情,真心实意地为教师着想,把出发点放在对教师的关心体贴和照顾上,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不哗众取宠。“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能坚持从小事入手,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倾注真情,表达真我。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么,作为校长又该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倾注真情,凝聚学校发展的力量呢?首先,应把“爱”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每时每刻都要关心、爱护、关注、帮助、信任、尊重每一名师生,把爱贯穿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其次要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帮师生所需,要时时刻刻惦记着他们,事事处处尊重他们,见面给以真诚的问候,生日献上一盒贺喜的蛋糕,节日登门带去深情的祝福,困难时伸出温暖的双手,让师生感受到你浓浓的“人情味”;再次,应采取多种形式与师生员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诸如经常家访、谈心,积极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等,走到师生中间,消除相互间的隔阂,融洽彼此间的感情,与师生打成一片;最后,校长和师生要建立一种同事加朋友的关系,与师生以诚相待,彼此交心,成为知心朋友,彼此间形成一种“自己人”的感觉。 “一枝一叶总关情”,校长在工作中所展现的真情,既是个人的,又是他所在的那个群体的,因为他的真情是因那个群体而发,同时也感染着那个群体,从而展示出学校发展生龙活虎,抑或含情脉脉的良好形象。我们坚信,管理会因真情而美丽!■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