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的倍数的特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往往先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然后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进行观察、思考,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大都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负面影响,仍然只注意个位上的数,很难关注到“各位上数的和”,发现不了3的倍数的本质特征。最后,班级个别优秀学生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教师就顺势出示这一结论。如此过程,虽然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没有异议,但这种以个别学生的发现代替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缺少“数学味”的教学,使本应生动的教学过程了无生气,失去了数学教学本应具有的教学意蕴。如何借助有效而又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发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对3的倍数的本质特征的探究呢?
活动1:写3的倍数。激发认知冲突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你想知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50以内有哪些3的倍数吧。
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活动,学生在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后,还没有把视角从“个位上的数”放开去,仍然只关注数的个位。我先让学生快速写出50以内3的倍数,相机板书: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通过观察,学生马上发现3的倍数个位上可能是0~9中的任何数字,初步感知到3的倍数与个位上的数字无关,排除“个位上的数是3、6、9”这一负迁移的干扰。“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开来。
活动2:拨计数器,初步建立猜想
师:“我们学习数学,常常需要一个好伙伴。”出示计数器。
师:我们随便拨一个刚才写的3的倍数。(师拨出21)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21。
生2:我看到十位上有2颗珠子,个位上有1颗珠子。
生3:我看到十位上有2颗珠子,个位上有1颗珠子,一共有3颗珠子。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借助计数器,先拨50以内3的倍数,“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从单纯的数字本身,到观察计数器十位、个位上的珠子数,再观察到珠子的总个数,一步步地接近问题的实质。再拨几个3的倍数。学生再次观察计数器。学生的视角慢慢逼近珠子的总颗数这一本质特征上来,自然产生猜测:“3的倍数,它的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的表象在大部分学生的头脑中已然建立。
活动3:小组合作,完善猜想
当学生体会到3的倍数与各位上数的和有关时,我又采用逐层深入的方式进一步探究:
1.初步验证50~100的3的倍数
师:刚才有学生猜测3的倍数与各位上数的和有关。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要进行验证,
师:可以怎样验证?
生:举例子。
师:先找一个100以内的3的倍数吧,看看和我们刚才的猜测是不是一致?
生1:63。
生2:63是3的倍数,它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9,9也是3的倍数。
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子,学生观察,再次验证。
生3:96是3的倍数,它的十位和个位数字加起来是15,15也是3的倍数。
学生任意说一个50~100的3的倍数,看看它的各位上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初步验证猜测,并在计数器上拨数验证,利用不完全归纳的思想验证3的倍数的特征适用于两位数。
2.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
师:两位数中3的倍数符合我们猜想的特征,那三位数呢?
生:也符合这样的特征。
师:123是不是3的倍数?算一算?
学生计算得出123是3的倍数。
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23。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百位上有1颗珠子,十位上有2颗珠子,个位上有3颗珠子。一共有6颗珠子。
生2:123各位上的数之和是6.6也是3的倍数。
师:123是3的倍数。那我就能很快写出一串数,它们都是3的倍数。
师快速写出132、213、231、312、321,学生分组计算验证。
生3:这些数都是由1、2、3三个数字组成的,只是数字的顺序变了。
生4:这些数都是由1、2、3三个数字组成的,每个数各位上的数之和都是6。
生5: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与各位上数的和有关。
学生进一步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的顺序无关,与各位上数的和有关。
活动4:听声音判断。建构特征
师:大家有点累了吧?闭上眼睛考考你的听力,看谁听得最仔细。我在计数器上拨数,请你猜一猜我拨的是哪个三位数?它是3的倍数吗?
教师在计数器上一颗一颗地拨,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的声音,凭借听到的声音猜计数器上拨的是哪个三位数并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听觉上来,立刻关注听到的珠子的总颗数。并在猜数验证中进一步明确了3的倍数的特征。“只要珠子的总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适时地引领学生从直观地观察珠子总颗数所得的经验,进行不自觉的表象提升,想象数字。去异存同,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自主建构,发现了3的倍数的本质特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好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在初步感知3的倍数的特征时,设计了写一些3的倍数观察其个位数的活动:在学生“走投无路”时,设计了拨计数器的活动:在验证猜测时,设计了改变数字顺序的活动;在建构特征时,设计了听计数器声音猜数判断的活动……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猜想、验证等形式,积极调动了学生眼、耳、脑、口、手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对3的倍数的特征形成清晰的表象。以外在的活动,激活了内在的思维,使认知更为完善,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的主动探索。
在上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富有层次的数学活动中,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体验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探究活动的成功,提升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