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校本课程开发 积淀学校发展内涵

2011-12-29 00:00:00金坤荣陈利民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5期


  江苏省吴江市梅堰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坚持走规范化、科学化、精致化、个性化的管理之路,强化“精致管理提升办学质量,项目引领彰显学校特色”的管理意识,致力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的开发,积淀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内涵,有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更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优化校本项目学习课程
  
  项目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就是学习者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动手实践体验、思考内化吸收和综合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鉴于以上的理解,学校坚持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实践,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项目学习校本课程。
  第一,优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项目学习课程。学校专门成立了校本项目学习教研组,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加入到校本项目学习实验中,充实实验与开发校本课程的力量,同时还建造了学校项目学习中心,让校本课程有了实施基地。优先的决策使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几年的努力使学校的项目学习课程在原来单一实施《小铜锤》项目学习的基础上,生成或开发了更多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学习课程,如《布艺》、《十字绣》、《有源音箱》、《錾口小锤》、《泥条盘筑成型之杯子》、《泥条盘筑成型之花瓶》、《音乐门铃制作》、《缝纫与刺绣》、《艺术挂盘》、《西瓜子钳》等。
  第二,优化综合实践活动领域项目学习课程实施的过程。一是由初一年级尝试项目学习扩展到初二年级全面实施,并在教务处学期初的计划课时中落实,使实施过程在时间和师资上得到保障。二是实施小班化教学,保证课堂人人有项目,生生动手做。初一年级主要开展小铜锤和电子门铃两个项目,初二年级部分班级试点进行艺术与劳技的整合项目学习,主要项目为艺术编结与美工陶艺的制作,且增加了在实践中生成的学习项目。
  第三,优化综合实践活动领域项目学习实施的管理策略。我们认为,把学校的内涵发展定位在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上,还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近年来,为了把项目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育个性和品质,我们在实践层面不断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策略。一是小班化的授课形式与综合的学习内容相结合。二是日常化的课时形态与系统性的学习过程相结合。三是过程化的学习评价主导与多样性的成果展示相结合。四是全员性的参与原则与校本化的学习模式相结合。这些在研究中形成的校本项目学习管理策略为我校校本项目学习深入实施、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课程建设提升了理性层次。
  
  二、在学科教学中尝试开发校本项目学习课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中实施项目学习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学校实践新课程的实验场,我们的目标是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实验中积累经验、形成模式,逐渐向学科教学拓展和延伸,开发学科教学领域的校本项目学习课程。
  第一,学校不断总结并努力探索一些比较规范而行之有效的校本项目学习课程开发模式,如项目引入方式、项目研究性方法、项目操作程序、项目评价体系等,积极向部分学科领域推行尝试。第二,学校在十一五期间成立了校本项目学习课题研究小组,申报并立项了苏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重点主课题《农村初中项目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为学校项目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坚实了理性层次的力量。第三,我们还就校本项目学习的深化研究和实践,多次组织校长咨询会,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的有效指点和实在建议,为学校开发学科领域的校本项目学习课程坚实了基础,坚定了方向。
  通过近年来的积累,学校已经开发多项学科教学领域的校本项目学习课程。如数学学科的《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调查》、《“将错就错”生成的项目学习》等,政治思想学科的《校园学生文明行为调查》、《学会尊重他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语文学科的《走近朱自清》、《以“老师”为题材作文项目》、《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化学学科的《厨房中的化学》,生物学科的《长漾渔业生态环境调查项目》,艺术学科的《古筝演奏》、《合唱技巧》、《标识设计》等学校。此外,学校制定了校本项目学习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推进所有教师投身到项目学习课程的实践中去,拓展延伸到学校所有开设的学科中去尝试。
  
  三、在学校常规管理中提升校本项目学习课程
  
  校本项目学习课程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落实在各部门的日常行动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项目学习领导小组,各部门有具体的分工。总务处,日常的建设设计、设备添置、设施修建完善,融合体现特色;教务处,课务的计划安排要突出项目学习课程的实施,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小学科的延伸、文化课的拓展;教科室,课题研究活动要环绕项目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进行,子课题的设计要体现个性化的课程建设;德育处,一切教育活动的安排要体现项目引领。
  第一,在日常管理中尝试项目引领策略,把学校管理工作引向个性化。2008年,学校根据专家的建议,在部分管理中尝试项目引领策略。如正在开展的《基于项目学习的诗意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就是运用项目引领策略一个尝试之例。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不能停留在学校的布置上,更应彰显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参与上,在过程中形成文化,在参与中创造文化,在活动中享受文化。一句话,就是把宿舍文化建设当作一个项目大课程来实施,这样的文化建设才是有层次的,才是有教育意义的。鉴于上述认识,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反复认真研究,结合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的开发,设想开发“基于项目学习的宿舍文化建设——诗意宿舍”的学习项目。2009年,学校根据积累的经验,在部分课外活动中推广校本项目学习做法,把各类活动按照项目学习的要求来组织实施,如阳光体育活动项目、摄影展示活动项目、教师访千家项目等。2010年,学校把原有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合并建设成“项目学习节”,用具有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的模式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让教师在做中教,充实原有活动的个性内涵。
  第二,在校园文化上进一步美化具有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特色氛围。一是求真园的建成。现代教育的开拓者、“教做学合一”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的雕像坐落其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警言名句配映其中,充分呈现出学校项目学习的特色理念。二是梅园的建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圣人孔子雕像巍立其间,“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