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与传统历史课程的比较

2011-12-29 00:00:00林小社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5期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首先是课程改革,综合课程应运而生。界定“综合性”的内涵,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与传统历史课程之间的根本区别,有助于准确把握教材,正确施用教法。
  1.课程内涵的分异
  传统课程观对历史课程定义为“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与安排”,即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预定的知识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进程与安排,由预定的、现成的知识及进程构成,学生只能依据教材来学习历史知识。这种观念把学生所要学的预定的知识看成课程的唯一要素。而综合课程则在此基础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跳出了以知识传承为主体的传统课程框架,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师作为预定课程的阐释者与传递者的功能,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主动参与课程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师生既是课程的传递者、吸收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2.课程功能的转变
  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传统历史学科课程的功能突出了所谓历史基础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