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适合教育李秀芬

2011-12-29 00:00:00柳成龙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7期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第三中学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生源基础相对薄弱,针对学校现状,我校确定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寻求适合教育的学生,只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独具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法,适合教师的成长
  
  第一,以教师学习为突破口,提升教师个人素质。我校分三步走引导教师学习:第一步逼着学,规定必学内容、提出必学要求、最终检查评比。第二步领着学,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委派骨干教师100余人次外出学习考察。第三步是自觉学。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的自觉学习,现在很多老师都能通过网络、书刊自觉进行学习,有些老师还能够自觉地写些东西。
  第二,以“青蓝工程”为链接,打造合力团队。为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合作型的团队,我校成功地启动旨在培养青年教师的“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2008年至今,我校已经成功开展了四届“青蓝工程”,青年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伴互助,在半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了起来。我校首届青蓝工程的4位徒弟在我旗2008年全旗中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全部获奖。其中,英语学科的师徒二人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分别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
  第三,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建立适合学生的新型特色备课方式。开学初,学校统一安排各年级、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时间,并且“雷打不动”,学校的任何工作不可以动用集体备课时间。备课过程中形成一人主备、集体复备、问题再备的三轮备课流程,达到了课时分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课件、校本作业、堂清周清试题六统一,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适合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第一,因人而异,实行“星级少年”学生评价机制。为了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展,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设立了五种星:“文明礼仪星”、“勤奋学习星”、 “卫生环保星”、“组织管理星”、“热爱集体星”,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每个得到星级评价的学生家长均收到喜报,被评为三星以上的学生均得到荣誉证书。
  第二,以人为本,特殊关爱,为“适合教育”寻找落脚点。“后20%学生”是受教育群体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能让教师灵魂得以升华的群体。我校在“强优、提中、补差”的指导思想基础上,重新起草了《“后20%学生”培养方案》,建立了“后20%学生”档案,成立了“兵教兵”小组,实施了“师包生”帮扶工程,明确了“后20%学生”质量动态评价标准,制定了“后20%学生”奖励办法,规定了与“后20%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方式等。
  第三,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适合。为了促进我校体艺工作的发展,我校专门设立体艺处,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分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晨曦报》社等社团组织;开设了古筝、象棋、围棋、国画、书法、十字绣、摄影等兴趣小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如举办画展,进行服务演出,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同时,经常开展单项艺术活动,定期举办综合性的艺术节。
  我们坚信:适合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会一如既往探索下去,尊重学生,以人为本,找到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办学之路。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责任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