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8日,浙江省温州蒲鞋市小学在全面开展草根式研究的基础上,在温州市率先举办了以“理想·智慧”为主题的蒲鞋市小学首届教科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我校五届教科节的成功举办,使“打造卓越学习团队,共享教育智慧”落到实处,提升了教师教育科研的幸福感,把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创造了新的辉煌。
一、 着眼于基层教师,实现了“重心下移”的教育科研工作方式
1.实现了教师的全员参与
每届教科节举办前,学校都会召开全体教师动员大会,提出本次教科节的意义、主题、口号、内容安排及任务要求。教科室公布本次教科节的活动策划讨论稿,并召开教师代表会议,吸引每一位教师关注本次教科节,并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本次活动,为本次活动出谋划策,从而为每次活动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舆论基础。
每届教科节中,“教育科研专题讲座”、“特级教师、名优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等大型活动,均实现了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教师到会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如听完专家讲座或参加“特级教师教学观摩会”后,每位教师都要静心反思,积极参与讨论,上交听后感或评课稿。这样,我们通过由面到点的集约,或是由点到面的辐射等参与形式的灵活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
2.着眼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素养,五届教科节期间,我们先后邀请了享受国务院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张梅玲教授,浙江大学教授、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力,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师大和浙大兼职教授林可夫,浙江教育学院副教授吴卫东,特级教师、教授郑平,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科研部朱跃跃主任,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陈素平老师等来我校进行智慧教育、智慧教师、智慧学生、智慧课堂专题讲座,为学校进一步铸造智慧教育品牌导航引路。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吸引更多教师深入地开展教学实践的研究,以及针对许多教师教学论文发表难的实际,我们先后邀请了《教学月刊》主编毛建华和温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学蔡勤笑老师对教师进行论文写作指导,让专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开诚布公地探讨。在讲习会上,专家不仅讲述了论文写作的态度方法,还结合我校教师撰写的论文作了精彩的点评,同时也耐心地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专家高屋建瓴的讲评为教师指点了迷津,令在座的教师茅塞顿开,同时也更好地激发了教学科研的自觉性。
课堂教学能力无疑是教师专业素养中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也集中反映在课堂实践之中。为切实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每届教科节期间,我们邀请市区教研室的资深教研员来校把脉课堂,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名优教师作课堂教学示范,组织教研组开设结合课题研究主题的探究课,并开展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这样从理论到实践,从示范到模仿,再到创新,构成了系统的课堂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但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开辟了一条通途,也更好地实践了我校“教、科、研、训”合一的校本培训模式。
3.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第四届教科节中,有1位老师与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同台献艺,10位青年教师在“金钥匙”杯教学能手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获得一等奖,48位教师执教了教研组研究课,收到185篇教师教学反思及征文,8位教师的教学论文在市里获奖,编印了系列“智慧教育”小册子,制作教科节展板8块等。在本届教科节的12个项目活动中,针对于提高一线教师专业素养的活动就达9项之多,参与教师达到1200余人次。通过全方位地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不仅培养了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的实力,也提升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自尊和自信,有效地激励了群体参与的积极性。
二、专家引领,坚定教科研的发展方向
1.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特色
作为温州市首批校本示范校,我校一直以“文化理校”为办学理念,以新课改为核心,以师资培训为基点,以科研为动力,深入开展“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校本教育研究活动;继续坚持“全面培训,形式多样,分层要求,面向全体”的培训思路;努力实行“教、科、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文化管理新格局。其中,教科节就是一个最好的平台,所以,从第三届教科节开始,我们又审时度势提出了“走进课堂做研究”,目的就是高度聚焦课堂,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为“发展校本教研、推动学校教改、争创江南名校”铺筑可持续发展之路。五届教科节,我们先后举办了“三大名校同课异构,专家名师彰显风采”——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智慧·成长”浙江省新生代特级教师展示活动,“智慧·共享”、“智慧与经典”、“成长·智慧·课堂”全国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等。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
五届教科节,学校5次举行课题研究活动。如第一届教科节,由浙江大学教授刘力等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我校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新模式与新策略的实验研究》课题成果进行鉴定。鉴定组专家们认为本课题研究品位较高,极具前瞻性和挑战性,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过程脚踏实地,研究成效显著,积累了大量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一书,在省内同类课题研究中处于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