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

2011-12-29 00:00:00马亮
国土资源导刊 2011年5期


  在这里要为今天的人提个醒: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保证足够的耕地来供应自己的粮食,是一件生死存亡的大事!
  
  一直以来,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被认为是“谁来养活中国”的中国答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坚守13亿人粮食安全生命线的挑战与日俱增。
  然而,却也有专家不断质疑耕地红线,认为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其理论支撑是:国外有足够的粮食生产和全球化的市场。发生饥荒的可能性即使不等于零,也是微乎其微的。
  先不必急着摆数据、讲理论,我们只需要看看齐国管仲打的一场很漂亮的粮食战争吧。
  话说齐桓公虽然是个耽于享乐的领导同志,但他也不是时刻在吃喝玩乐,闲暇之余他也会认真分析国际形势,譬如他一直把南方的楚国看成自己王霸事业上的“假想敌人”,经常都在琢磨如何削弱楚国。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
  但相国管仲连连摇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这么打下来是很不划算的。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就是齐楚两国成千上万的士兵将成为尸骨。
  这番话让齐桓公非常头疼。于是他就问管仲,搞定一个楚国都那么难,那以后我还谈啥称霸啊?
  管仲调查研究了好一阵子,告诉齐桓公:这样吧,大王您派人去高价购买楚国的鹿,没准能行。
  齐桓公也不问原因,很快就在与楚国接壤的边境上建了一座小城,以此为据点,派人到楚国大量购买活鹿。
  消息传到楚国,平地起了风波──
  楚王听说了齐桓公好玩鹿这件事情,高兴坏了,对令尹(楚国宰相的名称)说:金钱是人人都喜欢的,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而鹿不过是野兽而已,楚国多的是,即使都不要也无所谓。
  于是,他赶紧发布命令,要求百姓全力捕捉活鹿,希望尽快把齐国手上的钱全赚回来,把齐国的国库掏空!
  这下,楚国上下都轰动了:无论官方民间,无论男女老少,全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不已,颇有点前些年“全民炒股”(或全民炒房)的意味。老百姓都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去捕捉活鹿。
  这时,管仲让大臣隰朋悄悄派人在齐、楚两国的民间收购并囤积粮食:楚国靠卖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
  到了这时,管仲对齐桓公说: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国了!
  齐桓公问:为什么?
  管仲回答:楚国拿了比往常多五倍的钱,却误了农时,粮食又不可能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收获,楚国一定会去收购粮食的。楚国很大,哪个国家能供养起它啊!到时候我们封锁边境就行了。
  齐桓公恍然大悟,于是下令封闭边境。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高达每石400钱,楚王派人四处买米,但都被齐国截断。楚国的人有十分之四逃往齐国。楚王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齐国这才罢手,卖粮食给楚国。
  楚国是一个大国,他的粮食安全维系于别国,国家安全也就难以保障了。
  此所谓“手中无粮,哭爹喊娘;手中有粮,当爹当娘。”
  在这里特别将2600年前齐国以粮为兵、不战而屈人之国的事提出来说,就是要为今天的人提个醒: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保证足够的耕地来供应自己的粮食,是一件生死存亡的大事!
  
  马亮:湖南人,宝古佬,北京某报编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地学会文化分会副秘书长。乐与文字鏖战,于纷繁历史中探秘人与土地的千古传奇。著有《青铜时代的土地战争》(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