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而不止

2011-12-29 00:00:00十月
散文诗 2011年7期


  怀念的风,重新将往事点燃,绿色的火焰,废而不止。——题记
  
  废城垣
  
  城南,有一面残缺破损的镜子,阳光在上面斑驳陆离。
  城里人都会打个照面,有的看见过去的影子,不长也不短,瘦瘦的,乜斜着。
  有人读懂一段故事,脚步沉重了几许,呆在那儿,成了景中画意。有人发现杂草从石缝中探出头来想说话,可是,没多久,就给秋风吹走了。
  一定埋藏了什么故事,在镜子的后面。人们不愿意去诉说或者揭穿。那道裂开的缝隙,是不是主人翁的一次次挣扎、一次次诉说?人们知道了一些的,因此把路绕过了它,形成一个半圆,尽量让残缺不再残损。
  
  老窑洞
  
  那个年代饥肠辘辘,胃口很大。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十三万斤一天都可以搞定。
  不吐骨头的,再坚硬的果菜,都可以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可是,那个艰辛的岁月依然缺钙。肚子时常空空如也,要养肥每个村庄,就大规模地砍伐树木充饥,再从肚子里抠出钙质,还愿。
  那时谁都有一团团不灭的火。以火补火,烧红一个时代,也烧焦了一个时代的眉头。留下了一道道疤痕,一个个黑洞洞的老窑。
  路过窑口,大量怀念的风,再次将老窑点燃,绿色的火焰,废而不止。
  
  废井
  
  一只眼,在村庄之东望天。望得久了,干涩了,天就落下一场雨。
  村里人与之对视,总会看到一个个水灵灵的姑娘担着水从村东走来。老人们开始叙述那个年代的缺失:缺失水分,缺失滋润。
  那个年代有太多的渴望:渴望雨水,渴望春风。大地张开一个又一个口子,张开了一个又一个期待的怀抱。有多少渴望就有多少热情,蛙声可以作证。人们热情地歌唱,眼还在望,幸福的泪水就会涌现。
  一眨眼,天就湛蓝了,雨水也丰沛了。
  一转眼就是另一个天。村里人的叙述也转换了视角。都说老天真的开眼了,大地总在收获滋润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