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的演说中有散文诗,散文诗艺术技巧中也有演说。
这篇《奴隶与自由民》,就取自于1381年6月英国传教士约翰·保尔的一次演说。由于抨击社会不公,反对教会和封建领主,宣传无阶级社会,保尔被上层人物咒为“肯特郡的疯牧师”,不仅丢掉了教籍,还屡遭监禁。是泰勒农民起义军救了他,他也毅然加入并领导起义军前往伦敦。一路发表演说,民众应者如云,被誉为“平民演说家”。尽管起义失败,保尔惨遭绞刑,但他的名字却永垂史册,《奴隶与自由民》也成为一首传之后世的优秀散文诗。
全文不到300字,却充分突出了演说的特点:对象明确,针对性强;议题突出,论证有力;语言简练,文质兼备。特别是从“上帝造人”的教旨出发,尖锐地指出:“一切人生来本属平等,后来恶人不正义的压迫,我们才陷于奴役束缚的境地。”雄辨地说明:奴隶不是上帝指定的,自由要靠自己争取,眼下参加起义就是一个摆脱枷锁获得自由的好机会。其中,“耕耘田地”拔除“莠草”的比喻,既贴切又带有诗意。首句“亚当和夏娃男耕女织时,有谁是什么绅士”更是先声夺人,堪称流芳千古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