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的最终文卷:充分满足

2011-12-29 00:00:00谭延桐
散文诗 2011年8期


  一直以来,真正屹立、超拔、有大气象、让人心仪的散文诗还是太少,大多还停留在对“玲珑美”“情趣美”“意境美”“空灵美”等等的迷恋上——不是说这样就不好,而是从“接受美学”上来考察,人们的期待疆域已经普遍拓宽、加大,如果仅是这样,就不可能充分地满足接受者的广袤期待和纵深欲求。人们需要一桶水,而一首散文诗却只给了一碗水,甚至半碗水,当然是不能满足。任何艺术。其实都存在着这个是否充分地满足的问题——而不是对“别样美”“独特美”“个性美”“惊异美”“无限美”“难言美”的追求上。这就使得,一般性的描述和简单化的抒情,还依然旁若无人地在滋生着,它们的生存空间似乎也越来越广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诗人的诗歌都可以重新组合,组合成一首散文诗,好的诗歌当然就是优等散文诗。反过来说也一样,任何一个散文诗作家,也都是诗人,只要他或她的文本品质是诗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充分地满足。只要实现了这个充分地满足,散文家和小说家的作品,我也乐意称之为散文诗。
  充分地满足,即完全满意子一种欲望、渴念、需求或身心的实现,是阅读者的需求心理达到了一种饱满和饱和状态。很显然,它是对阅读者的精神欲望的挑战和刺激。因此,菲立兹·惠特尼曾经这样说过:“对作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赏。”千篇一律的散文诗只会让人麻木,只有好的散文诗才能够让人兴奋。能够让人兴奋,就说明一首散文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活性元素,能够充分地调动阅读者的生命细胞。
  说到底,外射晶光,内含生气,有花有香,有灯有光,有火有焰,并不是我们对一首散文诗的最终要求,“最终要求”里还应该包含了特质、特色、特点和特效等等,也就是说,一首散文诗必须要有让人感到特殊和特别的地方,或者浣是“过人之处”。也只有这样的散文诗,才会让人读之不透、品之不够,因为它总是那样地风情万千、仪态万方、魅力无限。
  极度快慰、舒畅、惬意的生命反应,应该成为一首散文诗所赋予的最高阶段。这时候,或身心燃烧,或陡然抓住了腾云驾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