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右手不能持笔,他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完成了《今夜星光灿烂》和《落九花》两个精湛的中篇。他是不可能停下来的
他给人的印象从来都是平和,持稳。直到一次中午时分的闲谈,几个同事随意聊着,话题转到书上。有人说,好书难寻;有人说,书好不好,区别不好定。这时,我蹦出一句:“读完后,让人久久坐不下去,或是站立不起的,就是好书。”过后,大家散去,我也回到办公室。
还没定神,他一阵风似的冲到我面前:“找个地方坐坐吧。”那岂止是邀请,简直形同逼迫,口气中不留任何商量的余地。在整个一面都是落地窗的大厅,跟他寻了个临水的窗子,外面是缓缓的大江。还没坐稳,他便开口直直地问,“都喜欢哪些书?”
从此,开始了同郭松棻的长谈。
他个子不高,清瘦的脸透着一丝腼腆。平常讲话不多,讲起来也慢条斯理的。别人同他讲话,他总是静静地听,听得很认真。所以,时常会有朋友和同事到他那里诉说个人的郁闷,世间的烦恼。
一说到文学,他眼睛里就闪着光,很有神,说话的速度也会加快。多少次,我同他这样海阔天空地谈着。许多时候,是在能望见浩浩江水的窗前;他退休后,是在他家里,手摸到哪本书,就从哪里讲起。静静地听他讲着,会讶异这个人脑子里不知装了多少书,胸中不知藏着多少长篇短篇的草稿。
他说,那些名著之所以传下来,是因为其中都写到了尊严,人的尊严。他不只一次提到康拉德的吉姆爷、麦尔维尔的阿哈布、《八月之光》中的莱娜,那个挺着大肚子、满世界寻找她腹中孩子父亲的乡下女人,多像大地母亲。
一次,又谈到福克纳和他的那篇《在我弥留之际》。我说,里面通篇写的都是尊严,是劳苦人的尊严,可无产阶级却将其归于资产阶级,斥其荒诞、晦涩。他说,可惜,这是因为无产阶级读不大懂的缘故。
我和他,隔着海峡天堑的两岸、活在水火不容的两种制度下,可谈到女性这个话题,却有近乎一致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尺度。数年前,视野里新出现一位女孩,让我俩同时眼睛一亮。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我俩一起做东,请女孩去周围的饭馆和咖啡屋。他对女士是真正的欣赏,还有因为欣赏而萌生的关照。
他中风后,我与几位朋友去看他。天傍晚了,两位女性朋友开始张罗晚饭,他嘱我去帮忙。我凑近灶台,却被赶了回来,叫我陪他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再催我,我还是遭拒。到饭菜上桌时,我还坐在一边。他半开玩笑,半教训地冲着我说:“你好一个大男人。”我赶紧打岔:“女士们早有定论——男人在厨房里惟一的用途,就是开罐头。”兴致高时,一位朋友拍照留念。过后看照片,其中精神最爽,气色最好的,是他。
他的朋友中,最铁的,是70年代初加州保钓运动中志同道合的学友。其时,他离别台湾大学英文诗歌教师的讲台,来到伯克利大学深造,正赶上那个动荡激情的年代。他的好友刘大任,曾回忆起一段典故:那年夏天,学生们在伯克利的人民广场集合,准备游行,抗议台湾当局黑手遮天。台湾官方聘用了不少打手,混在学生中间,威胁、利诱,要破坏游行。有的学生犹豫了,有的害怕,要离开。一时间,人群有些躁动。这时,他冲到前面,怒目向周围一指,大声喊道:“你们这些打手,不要躲在暗地里捣鬼,有种的就站出来。”那声势,震住了全场。于是,游行按计划进行。
这边,他被列入了岛上的黑名单;而不久,海峡另一边,则向他发出了邀请函。
1974年,他同其他一些文化人,应邀访问大陆。那是他第一次踏上那片让许多人着迷的、革命的狂热之地。后来,在岁月滤去了当年的激情之后,他回忆起那个年月的故事。从广州入关,他们这些海外华人就进入了好吃的、好玩的、好听的包围之中。但他逐渐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他有点疑虑,好几次提出直率的问题都被当地的陪同领导一一化解。可他却想弄明白,哪些是真的,哪些不是。
他这一生,都是在追寻自己的梦,从来没有放弃过,哪怕在中风之后。病后,右手不能持笔,他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完成了《今夜星光灿烂》和《落九花》两个精湛的中篇。他是不可能停下来的。他指着书桌上、书架上一摞摞草稿,这篇是几万字的大纲,那叠是十几万字的初稿。他像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要再上疆场,重整山河。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拖沓,没有一个字多余。对自己的病也是这样。他做康复训练、练习走路,每走一步,都很痛、很吃力,又很认真。
一次到朋友家聚会。临走时,他让大家先走,然后一手拄拐,一手扶着栏杆,慢慢下楼。每一步,都咬紧牙关,忍着剧痛。快到楼底时,他痛得实在不行了,大口喘气说:“天哪,带我走吧,我准备好了。”令人心碎。
他就这样坚持着,手脚功能恢复得还算不错,大家也都替他高兴。没想到,那个夏日的黄昏,他倒下后,再也没有醒来。
郭松棻,1938年8月生于台北,2005年7月卒于纽约。
郭松棻,作家,台北人。旅居纽约,曾在联合国任职。作品《双月记》获2001年巫永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