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快乐

2011-12-29 00:00:00李瑞超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1期


  我和女朋友都是理智的人,至少一开始,我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平安夜我跟她说:“你觉得人们扎在一天里吃吃喝喝、买东西、彼此都特高兴的样子,有意思吗?”
  “没意思。”她的回答很果断,脸上的不屑,和我一模一样。
  “那你觉得这天情侣们还要准备礼物、互相道喜、特别感恩特别甜蜜的样子,有意思吗?”
  “没意思啊,有这劲头哪天不能好啊?咱们不凑那热闹,圣诞就老实在家呆着,你是这意思吧?”她通情达理地说。
  我很得意地夸她懂事了。结果可想而知,我只能感谢上苍圣诞之后还有元旦,能让我把礼物、道歉、浓情蜜意一并补上。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试图对扎堆过节这件事进行抗争了,过节简直就是在享受一种受虐的快感。它实在不像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只是定时定点儿,日子到了,就有人盯着你说,节日快乐啊,快乐啊,你倒是快点儿乐啊!
  当然,这个论调了无新意,可这恰恰又是矛盾所在——每到节日还是能听到人们在抱怨,包括我,我们已经习惯,并把这种抱怨也当成了节日受虐快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肉体不能摆脱,我就试图从精神上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儿。从众是个显而易见的重要原因。一次徒劳的拒绝看春晚的努力失败后,我妈对我抱怨:“这孩子,人家都看,你不看?就怕显不出你的特殊?”
  更重要的是,“众”发展到全民过节这种规模,简直快要成为软暴力的胁迫。提前一周,我就收到毫无诚意的群发短信,满街都是盯着你口袋的商家广告,一脸假笑的电视主持人提醒说:您想好怎么过圣诞了吗?那样子,像极了女朋友反讽的语气。
  理智上搞明白因果是没有用的,人的想法无足轻重,行为很大程度上不受自己的控制。好像你去快餐店买吃的,你站在队伍里,甚至对自己守秩序有道德层面的优越感,这时,一个人挤到队伍前面去了,后面的人迅速跟进,最后大家都挤在前面,恐怕你就很难站在原处了。当然,你可以辩解,这不都是被逼的吗?
  好了,例行抱怨结束,我要去准备给女友赔礼的礼物了,还要排队去订春节回家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