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低年级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我从事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八年了,在培养一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教学中,我感到,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关键是要让学生从“能写一句话”逐步发展到“写好一句话”。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循序渐进地设计“写好一句话”的训练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练写“四素”句
“四素”句即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四个记叙文要素的句子。在练写之初,我选用了个别学生写的句子做例句,让他们认识“四素”句。比如,“晚上,我在房间里做作业”,我对此句作了如下分析: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
早上小明教室里读书
(时间)(人物)(地点)(事情)
由于例句是学生自己想出来、写下来的,所以在理解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这四个要素时,学生觉得比较轻松。学生会写标准的“四素”句后,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认识诸如“我吃过早饭就和同学小红上学去”(人、时、地、事);“星期六,商场里有很多人在逛商场”(时、地、人、事)的句式,并且让他们练写,内容依然是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四素”句要素齐全,意思完整,内容比较具体,让学生反复练习,可为他们以后的作文训练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练写十种句式
这十种句式即“……有……”;“……在……”;“……看……”;“……听……”;“……是……”;“……把……”;“……被……”;“……感……”;“……想……”;“……说……”。
例如,
(“有”字句)我的书包里有许多书。
(“在”字句)我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看”字句)我看见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听”字句)小明听到一阵钢琴声。
(“是”字句)他是我的爸爸。
(“把”字句)奶奶把我的衣服补好了。
(“被”字句)小红被老师表扬了。
(“感”字句)考试得了双百分,我感到很高兴。
(“想”字句)我心想:我的橡皮哪儿去了?
(“说”字句)妈妈说:“你也长大了。”
对于以上十种句式的练写,其指导方法和“四素”句的练习一样:先认识,后仿写,再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要注意的是,训练要求一定要从简单到复杂,一句一句地练习到位。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接受力强的学生便可以逐步把几种句式连接起来,进行“连句成段”的练习了;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继续强化练写单句。
三、练写“一词多句”
比如“夸奖”一词,我们可以从增加内容,变换地点,使用不同标点符号,把词用在不同的位置,多角度、多侧面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1.妈妈夸奖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早晨起来,我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夸奖我是一个好孩子。
3.早晨起来,我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夸奖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4.这个星期,我连续三次得到了妈妈的夸奖。
5.妈妈越是夸奖我,我越觉得自己还应更努力。
刚开始时,班里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可能只会说像第一句那样简单的句子,但肯定也会有少数学生可以写出更具体的句子。此时,教师可以此为例在班里范读,启发学生想一想:“他哪里写得好?原来他在造句时多了一个内容,写清楚了妈妈夸奖我的原因。试一试,你能不能也加一些内容?老师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教师只要这样稍加引导,学生造的句子就会立刻有所改变、有所创新,思路马上就会变得开阔起来,他们说出来的许多句子都是教师意想不到的。
再如,“黑板”是一个极普通的词语,毫无感情色彩可言,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提出不同的要求,拓展学生的大脑思维,同样可以训练他们的造句能力。
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块黑板。
教室里的黑板是用玻璃制成的。
我们教室里的黑板是长方形的。
教室里黑板的上方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道数学题,让我和张明做练习。
下课了,我们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
那天,我发现教室里多了一块小黑板。
前两天,教室里安装了实物投影仪,老师不再使用那块小黑板了。
前六句话是从黑板的数量、材质、形状、环境、用途等几个方面来写的,第七八句可以看出学生在注意观察。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低年级学生用词造句的训练中,学生不仅习得了语言,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观察、思维、表达、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练句指导的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观察引领、课外实践、参观游览、品尝体验等方法,使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跃然纸上。
总之,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让他们熟练地“写好一句话”。我想,如果学生在一年级“写好一句话”的训练中练扎实了,那么,他们对二年级的段篇训练就会水到渠成了。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