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词”成金别有洞天

2011-12-29 00:00:00汤娟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5期


  关于词语教学,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中的一个个词语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领悟文本的意蕴。在童话中,神奇的魔术棒一点,石头就会变成金子,小丑就会变成公主,这总是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在文本中,“惊喜”就藏在字里行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魔术棒点“词”成金。
  一、点出“生疏词”——适时表演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元件,如果学生对文本中的词语不理解,那么,他们是难以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的。因此,很多教师在让学生预习课文时,一旦学生碰到“生疏词”就让他们去查资料,再把词语的意思抄一抄。这诚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明显。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出文本中的“生疏词”,通过师生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词语的意思。
  [案例]《小稻秧脱险记》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很多学生的回答不着边际,只有四个学生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师:看来你们对这个词语还不理解,接下来请刚才已经理解的同学上台同老师表演,其他同学看我们的表演。我来演小稻秧,你们来演杂草。你们觉得应该怎么站?
  生:老师是小稻秧,应该站在中间。我们站在您的四周,因为杂草是把小稻秧团团围住的。
  师:你们围着我,到底想要干什么?
  生(低声地说):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就你,一点也不凶,我才不交!
  台上的学生立刻明白了,他们大声地说:你!快把营养交出来!
  我一听,学生明白了,就低声地说:你们放过我吧!我刚到这个田里,现在正需要营养,我不能把营养交给你们。
  师:同学们,你们说他们应该怎么办呀?
  生:他们应该上去抢你的营养。
  台上的学生一拥而上,“气势汹汹”地抢起了我的营养;台下的学生在笑声中明白了“气势汹汹”这个词语的意思。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对于“气势汹汹”这个词语,学生开始时并不理解。在课堂上,我果断地给学生点出了这个词语,还和已经理解词语的学生进行表演。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个词语的“形”,而且使他们深入理解了这个词语的“神”,课堂可谓精彩纷呈。
  二、点出“重点词”——深入品读
  对于文本阅读,有一些教师还是带着学生从第一段一直读到最后一段,这样学生只能是“泛泛而读”,不能有效感悟文本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点出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
  [案例]《月光启蒙》教学片段:
  在教学《月光启蒙》这一篇课文时,我抓住“芳香的音韵”这个重点词语引领学生进行品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效果很好。
  师:同学们,在课文中有一个词叫“芳香的音韵”。“音韵”是声音,怎么会有“芳香”的味道呢?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准确?
  生:不是,而是作者用词独具匠心。
  师:怎么理解?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生:这是因为母亲的歌声很清亮、很甜美。这样的声音对于孙友田来说是一种享受,因为他在其中闻到了声音的味道,如果用其他词就写不出这种味道了。
  师:那我们换一个词试试,谁来?
  生:动听的音韵。
  生:悦耳的音韵。
  生:好听的音韵。
  师:是呀,换了词就真的感觉不到声音的味道了。看来,作者的这种写法很独特、生动。接下来,我们再带着这种Dk9jr6f0Zh/MKSPS3g1Ctg==味道读一读这一句话。
  在以上案例中,我点出了文本中的重点词“芳香的音韵”,让学生对其进行品读,进行感悟。学生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芳香”飘进了学生的心田。
  三、点出“精彩词”——融会贯通
  文本中的重点词能让句子体现美妙,让文本散发韵味,就像文本的一双眼睛。在文本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词语,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文本这片“夜空”中。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给学生点出这些“精彩词”,然后再回归文本,与文本内容对应,从而使学生对词语与课文融会贯通。
  [案例]《九色鹿》教学片段:
  大屏幕给学生出示以下一组词语: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师:同学们,这一组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这一组词语都是贬义词。
  生:这一组词语都表示人不讲信用。
  生:这一组词语都是形容一个人的灵魂很肮脏。
  师:灵魂肮脏(板书)。你们的理解很深刻,那么,你们觉得灵魂的肮脏和环境的肮脏有什么不同?
  生:环境肮脏是说明某个地方不干净,灵魂肮脏是说明一个人的心灵不干净,品德不好。
  师:是呀,这三个词语都形容了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调达。接着,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这三个词语的具体含义。
  在以上案例中,对于“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三个词语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共同点,然后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阐释这三个词语的语句,借助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将这三个词语深深印在头脑中,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词语的方法。
  总之,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词”成金,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品词”,为他们进行文本的深入解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灵性的阅读感悟奠基。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