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探析

2011-12-29 00:00:00包雪英
北方经济 2011年22期


  摘 要:融资难不只是中小企业自身存在问题,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机制也存在不足。发挥大型银行资源、人力和网点等优势,借鉴一些小型城市银行的成功做法,结合今年银监会提出的“六项机制建设”,我们可以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尽职的免责机制、高效的审批机制、恶意违约惩罚机制、风险评价体系创新、业务导向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小企业 金融服务 创新
   当前在我国,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0%,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但在中小企业发展的道路上,融资难一直是一个最大的难题。本文围绕提高并创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制方面做些探讨。
   一、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
   国内外复杂而不确定的环境使我国中小企业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
   (一)为转变发展方式,国家出台节能减排的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必将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正面冲击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中小企业,对其产业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2010年5月至今,我国CPI连续突破3、4、5、6%,年均将超4%。通胀使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明显,而且有的价格涨跌幅度过大,加大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如棉花,国内今年3月份达到最高值,每吨6万元,而到6月份又降到每吨2.4万元,和去年年末比每吨下降3400多元。此外,煤、电等能源资源价格也上涨,企业正常运转成本也在加大。
   (三)信贷政策由危机时期的宽松回归紧缩,自2010年1月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年内6次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大型、中小企业同样面临融资需求满足率有所下降。加息使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提高,同时,通过民间借贷的利率也在上升,企业整个融资成本上升。
   (四)今年以来,美国、欧洲、日本、中东、北非等海外市场动荡,国内市场也由于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使一些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收窄,生产经营压力相对加大。
   (五)针对2009年年初就已出现并延续至今的“招工难”,今年全国普遍要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用工成本上涨。
   针对以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