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许多美术教师也在尝试和寻找新的教学模式,也注重学生的交流和思考,但很多时候是凭空思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小学美术五年级手工课《偶戏》一课教学中,我尝试采用“玩—拆—做—赏”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尽情把玩 激发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玩手工玩具作品,更是他们向往已久的事。在教学《偶戏》一课中,我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两个偶人,且每组偶人在制作方法和材料上各不相同。我让学生尽情地把玩,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大家你争我抢、你一言我一语地玩起了偶人。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说:“老师,这么好玩的玩偶是怎么做出来的?快教教我们吧。”就这样,在嬉戏表演中学生认识并喜爱上了玩偶,从而激发了进一步探究和自己制作玩偶的强烈冲动,于是我顺利地揭示了课题,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二、大胆拆分 探索方法
以前上课时,我常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学手工制作方法时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师示范一步学生跟学一步的方法。可是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容易导致个别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较好的学生又不愿学的情况,这样不但浪费时间,还制约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于是在教学《玩偶》一课时,我就借着学生把玩偶人后激发的强烈探究欲望,让学生大胆地把玩偶拆开来,在拆的过程中要求他们边拆边讨论,并记下探索到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再分小组说说自己在拆分后的发现。有的学生边拆边说:“这个玩偶是用布做的,就像做手套一样。”有的说:“呀!这个玩偶是提线纸偶,快看,它的腿是用纸折弹簧的方法做成的,我也会。”就是在这样的拆拆分分中学生自主总结出玩偶的种类、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提出难题和疑惑,并请其他小组一起帮忙探究,最终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玩偶”基本制作技巧,同时,也学会了一种自主探求知识的方法。
三、合作创作 集思广益
课改提倡合作式学习方式,因此,给学生寻找学习伙伴是有必要的。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学生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能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那将是最佳的组合。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在本课的教学中,偶人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仅靠一人之力很难在一节课中完成,于是我采取小组多人合作制作的方法,在玩、拆、做、赏中处处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例如第二小组有的先用纸弹簧做身体,有的添加四肢和头部,有的用铁丝做弹簧,他们有的说有的做,分工明确,效果很是喜人。
为使学生从原有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我还注重让学生学会大胆尝试,让学生善于提问,敢于向教材、向教师挑战,培养学生敢于从内心说出六句话:“我敢试”、“我能行”、“我认为”、“我想知道”、“我有意见”、“我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实施这个教学模式。
四、互相欣赏 共同进步
“赏”指欣赏、观摩。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出,也可以是欣赏同学的优秀作品。在《偶戏》教学中我很注重学在生玩、拆、做、的过程中渗透欣赏评价,在作业结束后又进行开放性的欣赏评价。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利于学生即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益的。
以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偶戏》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学习手工课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养成了自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分享,更重要的是,学生不光学会了技术,而且会学技术了。
总之,美术课改的实施是必须的,它为我们美术教师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我们要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大胆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