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中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之一,它对场地条件的要求比较低,只要有一个篮球架,有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以看到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快乐地玩篮球。篮球运动所具有的对抗性、竞争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和追求新异的特点,具有观赏性和表演性,也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这项运动符合现代学生的张扬个性,又容易开展,因此获得了很多学生的青睐。
本人多年带领小学生篮球队的训练指导工作,实践证明要在比赛中获胜,篮球“基本功”非常重要,因为扎实的基本功可以弥补身材、身体素质等不足。所谓“基本功”,就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包括运球、传球、防守、投篮等。纵观世界篮球大赛,在高强度对抗的成人篮球比赛中,“基本功”也是举足轻重的。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报道:在某地方发现了一名身材条件非常出众的打篮球的苗子,只是年龄较大,快20岁了。在发现之前这人从未接触过篮球,发现后安排了专门的教练为他补课、“开小灶”,但训练效果总是不理想。最后专家会诊的结果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启蒙训练和基础训练时期,为时已晚。其实,这也就反映了篮球“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因此,基层学校的篮球训练必须紧抓好“基本功”,练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篮球“基本功”练习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讲,他们的兴趣持久性比较差,容易转移,因此在进行篮球“基本功”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如果每天的练习是机械的、枯燥的、简单的重复,就很难让小学生持久保持高度的热情,即使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之下完成练习的内容,也如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样,效果不会很好。反之,如果练习的时候讲究练习的方法手段,注重练习内容的合理安排,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笔者曾经利用上课和课余时间在学生中作过调查,调查他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结果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科比的人非常多。于是在“基本功”练习的时候,就用明星的故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对照心中的偶像找差距,开展各种“和明星比一比”的活动,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篮球“基本功”练习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要想很好地掌握篮球的“基本功”,必须制定详细的练习计划,在练习的时候要严格执行计划,切忌随意。对基本技术的练习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同时教师在带领篮球队训练时还要认真地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例如练习运球,首先练习原地运球9c2d4bae277f5fb8a4e72bb4af8d115fbfe9821838f047462a1c38788dead831,教师要反复给学生讲解和示范正确动作,让学生充分理解运球时手指、手腕的作用,练习时要让学生的左右手都练,练习不同姿态的运球,然后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接着让学生行进间运球,如运球往返,运球绕障碍等,在比较熟练后再进一步增加难度,如变向运球等。
三、 篮球“基本功”的练习要全面
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的练习,就好像是高楼大厦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扎实楼房才能造得高,只有“基本功”练得扎实全面,才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如在平时的练习中,有些教练员常常“重手不重脚”,即重视运球、传球、投篮等手上内容,忽视了脚步动作和身体协调性练习,如急停、滑步、后侧步、交叉步等,长期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篮球“基本功”练习要从学生的身体特点出发
篮球“基本功”的练习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出发,不能成人化、专业化,不宜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的练习,而应当注意练习的趣味性、游戏化,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应当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例如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的时候,就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学生们正在长身体的阶段,不宜在坚硬的水泥球场上进行大运动量的跳跃练习,防止足弓受伤等。再如在练习的时候,练习的时间和运动量应该得到一定的控制,防止学生出现过度疲劳,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
五、 篮球“基本功”练习要持之以恒
篮球“基本功”练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开花结果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练习,同时通过练习所获得的“基本功”也不是稳定不变的,如果停止练习,或者练习断断续续,必将影响“基本功”的掌握情况。一些专业的篮球运动员,他们也非常注意保持竞技状态,在比赛的休息阶段,每天都坚持到球场上练习,练习的内容也就是运球、投篮等基本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比赛的时候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在理解的程度,动作的巩固,经验的积累等方面都不及成人,因此更要坚持长期练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六、 重视篮球“基本功”练习的信息反馈
小学生在“基本功”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因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自我探究和理解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教师所教的内容,学生不可能全部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各种反馈信息,因为收集到的信息,既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使他们尽快地掌握正确的动作,少走弯路,又可以及时地鼓励和肯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好的一方面。
例如教学“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这个动作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练习就能完全掌握正确的动作,练习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投篮变成了“推篮”、不会压腕压指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及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改正,避免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因此重视信息的反馈在小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