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作文教学改革中,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习作指导案例,但关于习作评改的理论与实践,却所见寥寥。其实从重要性来说,习作评改不亚于习作指导,后者更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作文评改”高耗低效,曾令许多语文教师视为畏途。而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把以往那种“教师改学生看”的模式改为“师生互动评改”模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为了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激发学生参与习作修改的兴趣,使评改真正收到实效,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 互动性批语激励学生
“只有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激励,才能让所有的人主动发展。”每次评改作文,我都尽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一番辛苦之后品尝到喜悦。面对一篇用词不当、语句比较杂乱的文章,如果只是简单评个低分,再加上一句“通篇语句不通顺”,试想,这个学生以后还愿意写作文吗?我采取的办法是寻找他写得比较通顺的句子,稍加润色后,在下面画上波浪线,写上眉批:“这一句写得通顺,好!”至于写得较好的作文,我更毫不吝啬地批上“这几句真妙”、“外貌描写惟妙惟肖”、“动词准确形象”“令人拍案叫绝”等批语,这些批语成为学生争取更大进步的动力。我还鼓励学生自写、互写批语,或者在老师的批语旁写下自己的感想。如有些学生写道:“××,你写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老师表扬我啦!真高兴!”“谢谢,我一定会更努力的!”“我自己也觉得这句写得好。”……充满激励的互动性批语,使学生兴趣倍增,不再认为批语只是老师的事了。
二、找准“评改点”
于漪老师说过:“任何一篇习作都是一个复杂的语言文字结合体,讲评时涉及面太多,就会‘讲不胜讲,评不厌评’。”因此,在开学初,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单元训练重点,初步设定“评改点”,避免无的放矢。习作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认为最难写的地方;习作完成后,通读一遍,发现共同存在的毛病,确定“评改点”。选定有代表性的范文(一般是中等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进行集体评论,重点突破“评改点”。以此为例子,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习作。“评改点”的确定要有针对性,循序渐进,争取一练一得。如写《校园一角》,我发现部分学生没有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而是信马由缰。因此,本次习作“评改点”就是“描写的顺序”;评改点的确立,还要听听学生意见,进行适当调整。如写《我的家人》,我预设的评改点是“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人物”。习作时,学生普遍反映不知选什么材料来写,自己家人没有什么值得写的题材,有的就乱套作文选。根据这情况,我就调整“评改点”为“从身边的小事说起,写出真实的家人”。
三、掌握改文的“秘密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传授给学生的第一个“秘密武器”是修改符号。从三年级开始,我就由浅入深地教学生使用修改符号,如删除号、恢复号、增补号、换位号、连接号等,并告诉他们:“出版社的编辑就是用这些符号来改稿子的,如果你们会用修改符号,就可以修改自己或别人的习作,就像个小编辑了。”学生们个个想当小编辑,于是就兴致勃勃地改起来了。让学生有“改”的欲望,激发兴趣,行动起来,这一步就完成了。第二个“秘密武器”是作文的一般规律。如标点符号的写法和使用,行文换行的格式,叙事、写景、状物的一般顺序,开头结尾的常用方法等等。
四、好习作是“读”出来的
好习作不是“看”, 是“读”。叶圣陶也说过:“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学生虽然有了改的欲望,但改什么,怎样改,往往还是很困惑的。怎样才能迅速发现毛病呢?每次作文写好后,我都安排半节课时间读习作。很多语病是经不起读的,有的学生读着读着自己就发现毛病了,捂着嘴巴笑起来了,发现语病了,马上改正,边读边改,再读再改。读完自己的,还可以和好朋友交换来读,既能发现问题,帮助修改,又能学习同伴习作的妙处,可谓一举多得。我经常和学生一起作文,一起读文,有时学生还能给老师的习作提提意见。在融洽、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手、脑、口并用,气氛热烈,乐不知倦。学生们思维活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也生动起来了。
五、创办《尖尖角》作文报
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因此,我把作文报当作培养的学生兴趣,提高习作的水平。如我组织创办作文手抄报《尖尖角》,选择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妙句、佳构,署名发表在《尖尖角》上,并发稿费(学习用品)作为奖励。《尖尖角》每两周出一期,由学生组成出版小组独立创办。《尖尖角》现在已改为电子版,从组稿、选稿、改稿等都由学生合作完成。学生精心采撷、设计出版的过程,也是兴趣倍增的过程。兴趣化为动力,促使学生努力写出好习作、争当小作者,教师则适时进行点评,或者提起讨论话题。通过网络,使《尖尖角》吸引了更多的家长、老师、同学的眼球,他们在欣赏习作的同时,也会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评论,有时还引发激烈的争论。学生在沟通与交流中,使习作又经历了一次深层次的批改。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