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着眼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着眼于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着眼于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关系,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为了开阔儿童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并加强思想品德、意志性格、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使儿童少年在德、智、体诸方面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我在北师大版第一册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入学儿童语言基础表达状况,注重引导学生模仿文本说话和结合生活表演的练习,将各项新理念在轻松愉快的课堂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体现。
一、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模仿练说写
如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材阅读课《我的家》《家》《太阳》《我家住在大海边》《海水》《小书架》《对韵歌》《值日生》《豆儿圆》《早操》《两件宝》《乌鸦喝水》《小母鸡种稻子》《冬天是个魔术师》《雪地里的小画家》《我长大了一岁》《马莎长大了》,这些课文每一篇都是模仿说话、写话的好范文。根据这一特点,首先,我从教第一篇《家》开始,就做好以下铺垫工作:一是补充图片,让学生看图模仿课文表达方式说一段话;二是引导学生自由展开合理想象,模仿说话;三是指导学生模仿写一段话。然后,一篇一篇将以上课文用同样方法展开循序渐进的训练。
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表演练感悟
如《小母鸡种稻子》一课,小母鸡、小鸭、小猫、小猪各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角色对话朗读感悟人物的心理特点,再想象它们的动作、神态,指导学生表演当时的场景。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得活灵活现。通过这样表演,学生初步懂得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接着,我又补充了阅读文章《小山羊》,通过阅读,学生饶有兴趣地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运用了对话方式来突出动物的特点,同时,学生从中也学到了如何与人交际的技巧。读完短文,我继续补充了《小松鼠请小山羊吃松果》和《小猴请小山羊吃桃子》两幅图,学生观察之后,就轻而易举地模仿写了一段话,最后,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写的内容写下来,效果非常好。这样的训练,使学生一步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说写兴趣。
三、在读写和拓展过程中,通过表演练创造
1.在阅读中结合表演练创造。我在阅读训练中,指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小母鸡种稻子》一课阅读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段,自由组合打好角色朗读基础,然后上台表演。要求两角色见面首先打招呼,互相交际,将生活中的交际场景自然地移植到表演场地,然后再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具体语言、动作、神态等表演。
2.在拓展中根据表演练写作。通过对课文进行阅读、感悟、表演,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此时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情景表演自编生活场景,然后再写下来,学生在兴致勃勃的学习过程中,很快就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作文。
四、在看图过程中,通过表演练写作
初入学的儿童对图中情景的想象空间较大,让他们发挥想象表演图中场景,就会出现多种场面。此时教师只应作适当的引导,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形成个性化、多样化的作文特点。
综上所述,阅读、写话训练中这种模仿、表演助说写的方法,既减轻了学生说写的心理压力,又使他们学会了说写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激活了儿童的创新思维。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