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2011-12-29 00:00:00朱东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1年6期


  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其实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强烈求知欲,从而自然达到教学的目的。几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如何把握时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了有益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一节课开头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成功的导课能迅速安定学生学习情绪,造成学生学习的良好心理状态,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一些有趣的故事片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同时,能进入到新课意境。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抓住学生好奇好疑的心理特点,先提问:“你今年几岁了?过过几个生日?”(一般情况下,一年过一个生日),接着再提出问题:“我邻居小王今年32岁了,可他只过了8个生日,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望开始新课学习,诱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探求新知欲望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讲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将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问每只猴分几个?这时教师又问:“小猴非常喜欢吃桃,现在只有一个桃了,猴王该怎样分才能把一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呢?”正在猴王抓耳挠腮之时,画面定格,教师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一种新的数学知识帮助猴王分桃,这个新知识叫分数。用这种方法自然地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悬念,激发自主学习欲望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意向是在恰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可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有意把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向。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兴趣在学习的动力系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人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所以在新课前,教师可设计一两个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立即知道答案,而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学“循环小数”前,可出一道设疑题:“4÷7的商中,小数点后面第103位上的数是几?”让学生从惊讶中产生悬念,在急于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获取新的知识。又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一节前,要求学生每人任意量好一个三角形三角的度数,上课时“考考”老师,学生半信半疑,想:“我自己量的角度,老师没看见,他怎么会知道?他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吗?”上课时,一位同学举手问:“老师,我这个三角形一个角40°,另一个角60°”,“那第三个角为80°。”连续几次,老师都猜对了!学生沸腾了,除了惊叹,许多同学内心都有几分猜不透:老师怎么有这么大本事?教师有意创设悬念,暂不解释,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四、大胆创新,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新教改所提倡的。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自己提出“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在思考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找出解题思路。这样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先出示一幅“用一根绳子把一只羊拴在草地上吃草”的幻灯片,看了这幅图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时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提出许多问题:“绳子有多长?”“羊走一圈走了多少米?”“羊吃到最大的面积的草是多少平方米?”等等。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而且对那些问题产生了极大兴趣,并且很想知道该怎么解决。这时教师顺水推舟,提出了新课课题,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什么叫圆的面积?”“圆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等。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努力创设师生间平等的课堂气氛,也能促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探索发展。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养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就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儿童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因此,要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总之,基础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责任,我们应把握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学生有效发展的教学情况,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创新教育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