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理思维模式 提高地理复习效率

2011-12-29 00:00:00邹小伶
地理教育 2011年3期


  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从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可看出,各地都非常注重考查地理主干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突出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那么,地理复习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地理思维能力,从而达到高考能力要求?
  一、梳理因果联系,形成自然地理思维脉络
  自然地理知识理论性和规律性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注重推理过程的把握。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因果联系进行层层推理。复习自然地理部分时,经常性地梳理因果联系、构建思维模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探究“三角洲的形成”时,需要明确三角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应从海洋和陆地两个方面考虑,海洋方面与海底地形、海浪侵蚀有关。三角洲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因为流速减缓沉积而成,所以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的泥沙含量、河口流速密切相关,而含沙量由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和流速决定,因此,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思维模式。
  复习自然地理时,还可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入手,以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为核心建立思维模式,梳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例如,以“河流”为核心建立知识脉络(如图2),遇到关于“河流”的试题时,便可以瞬间调动头脑中关于“河流”的知识信息。这样既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整合专题知识,建立人文地理思维脉络
  人文地理的主线是人地关系,在人地关系引导下,构建某一专题地理思维主线,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高考要求的基本技能。尽管现行教材不再过多强调学科体系,但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仍然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高考地理试题“问题中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专题知识的方式呈现。
  构建完整有效的专题知识结构,实现自然与人文、自然与区域、人文与区域之间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可以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拓宽思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城市”相关内容在湘教版必修I~III、选修IV和区域地理中都有涉及,且有部分交叉和重复。如果复习中只是教材知识的重现,学生难以形成清晰思路,解答试题无法恰当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通过仔细探究可发现:必修II第二章和选修IV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城市”相关知识,教材中其它内容主要探讨城市与各要素间的联系。因此,通过归纳和重组可以建立“城市”专题思维模式(如图3)。
  
  三、抓住区域特征,构建区域地理思维脉络
  高考地理知识和能力考查一般都以区域为载体来实现。虽是初中内容,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特别要把握好复习的“度”,否则有可能极大增加学生的负担。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两句话“掌握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对区域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抓住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不能过多纠缠于细枝末节。
  例如,学习“中亚”时,围绕“干旱”这一主要特征构建思维模式(如图4),不仅能轻松掌握中亚的区域特征,做到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有机整合,而且能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四、把握问题线索,理清环境问题思维脉络
  在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突出的时代,地理学的落脚点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特征只是背景知识,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采取措施提供依据。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和区域环境问题治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复习时,不但要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学会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从形成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等入手。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危害包括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危害;解决措施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解决措施是否有效,判断标准是看其能否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如图5)。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中注重地理思维模式的构建,能够将分散地理知识系统化,抽象地理原理形象化,复杂地理过程简单化,模糊内在联系清晰化,并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达到高考的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