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多五少——俄罗斯的人口特点

2011-12-29 00:00:00陈继革
地理教育 2011年3期


  俄罗斯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4日在俄全境展开,历时12天,初步统计数据将于2011年4月汇总,最终数据将在2012年第四季度公布。俄联邦统计署的官方网站公布了2010年全俄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截至2010年10月14日0点,俄联邦常住人口为1亿41万1 832人,同时有285.2万俄罗斯人常驻国外。这次普查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的第二次人口普查。
  女多男少
  俄罗斯首次人口普查是在2002年,根据统计,俄罗斯人口总计1.47亿,男女性别比例为1 000∶1 147,城市人口男女比例甚至达到了1 000∶1 167。全国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整整多了1 000万。这个数字对俄罗斯1.47亿人口来说,是十分惊人的。俄当局估计此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的失调将更为严重。
  其实15岁以下俄罗斯人还是男多于女,15岁以上才逐渐女多于男,而且愈老差距越大,原因是俄罗斯男性死亡率高、平均寿命低。俄罗斯经历过革命和两次大战,原就折损了不少男丁,有些家庭甚至是三代寡妇。加上俄罗斯男性猛抽烟、爱喝酒、饮食重咸重油、意外事故多,因此现在平均寿命约59岁,女性则是73岁,足足差了14年。1990年经济崩溃使大量男性失业,焦虑与压力容易导致心脏疾病;基层医疗体系瓦解,也大大影响国民健康。1988—1996年,男性平均寿命从65岁暴跌到58岁。
  老多幼少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有所加快。1996年,俄罗斯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 465.7万,占16.6%;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 781.5万,占12%;0~14岁儿童人口为3 134.6万,占21%。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继续加快。2001年,俄罗斯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 706.5万,占18.5%;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 815.9万,占12.4%;0~14岁儿童人口为2 591.8万,占18%。2006年12月,俄罗斯人口老龄化进入峰值年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 428万,占17%;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 987.3万,占13.9%;0~14岁儿童人口为2 124.5万,占14.9%。以上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俄罗斯出生率急剧下降使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并迅速达至严重程度。
  从俄罗斯年龄构成变化看,总的趋势是少年儿童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1989—2002年两次人口普查期间,高于劳动力年龄的人口数量增加260万,增长9.5%,同时,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减少970万,下降27%,特别是10岁以下年龄组人口急剧下降,减少43%。持续多年的低出生率使俄罗斯人口结构形成了“倒金字塔”型,少年儿童人口数量越来越少,而少年儿童人口数量的减少又使得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幅上升。
  死多生少
  由于经济的严重衰退、社会和政局的动荡不安,居民对前途的信心不足,离婚率高,无力抚养或生育孩子,因而出生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恶化,死亡率上升。目前人口的死亡率是出生率的1.5倍。专家预测,人口的负增长必然导致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严重。而劳动力数量的进一步减少,必将与资源开发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持续的低出生率则使俄罗斯社会的劳动力储备面临日益枯竭的境地。
  西多东少
  俄罗斯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人口密度差别很大,总体呈现出西多东少、西密东疏的特点。西部地带即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全俄1/3,集中了总人口的78%,而东部地带亚洲部分,面积占2/3,人口却只占22%。西部地带的人口平均密度为27人/千米2,而东部地带只有2人/千米2。其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是北冰洋沿岸的寒冷地带,平均每千米2仅有0.1~0.3人。西部地带除北部边缘地区人口稀少外,总体分布比较均匀,城市密布;东部地带人口则高度集中于沿铁路线分布的走廊地带,城市如串珠状呈不连续分布。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20年来减少了25%。俄罗斯进行的前苏联瓦解以来的首个人口普查数字显示,生活在乌拉尔山以东的俄罗斯人口,继续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在缩减。到2015年,那一片广阔地区可能仅仅只有450万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人口之所以不断减少,主要是由于人们朝西移居,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寻找更好的生活之故。俄罗斯东部多山地高原,土壤贫瘠,气候恶劣,不利于农耕。西部为平原地形,土壤肥沃,钢铁煤炭资源丰富,邻近发达的欧洲,并且邻近海洋,气候湿润温和,适宜居住。苏联解体后,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居住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大批向西流动。
  城多村少
  俄罗斯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大,约为74%。俄罗斯拥有10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11座,人口50~100万的城市23座,人口25~50万的城市40座,人口10~25万的城市94座。近1/5的全国居民和超过1/3的城市人口聚集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伏尔加格勒等13座大城市里。
  俄罗斯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小,约为26%。各联邦区的城乡人口比例不同,最高的西北区城乡人口比例为82∶18,其余依次为:中央区80:20、乌拉尔区79:21、远东区74:26、西伯利亚区71:29、伏尔加河沿岸区70:30和南部区57:43。
  俄罗斯人口的持续减少已经不是个别地区的局部现象,而是全国性、大面积的普遍现象。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广大城乡出现了十分荒凉的社会景象。在城市,由于人口数量已达不到城市的基本要求,许多城镇建制被撤销或合并;在乡村,因人口自然损失或居民外迁形成了大量的无人村落,田地荒芜,农村小城市和土著人社区正在消失。据统计,在最近10年里,北极地区人口下降了40%以上,西伯利亚地区已有1.1万个村庄和290座城市消失。在接下来的10年里,可能还有数千个居民点面临相同厄运。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正在由社会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面对这一危机形势,俄罗斯社会各界都在思考解决办法。维护居民健康、提高人均寿命;刺激生育、巩固家庭;合理调解和安置移民,这些措施不失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