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联动发展

2011-12-29 00:00:00俞立中
地理教育 2011年3期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无论财政收入、货物进出口总量,还是实际使用外资的直接投资,长三角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的重要性。特别是该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它占了全国百强县的48%(2005年的数据);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里,长三角占10席;并且有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00亿的产业园区和数千家巨型企业,都坐落在这个经济区范围内。但是长三角的改革和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针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如何融入到世界范围的竞争格局中,需要在区域层面上解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
  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对外贸易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长三角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有利于长三角全面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有利于长三角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也有利于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总之,通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长三角区域在国际贸易的重大体制和机制上将有所突破,从而破解长三角区域长期以来阻碍国际贸易一体化的重大问题,加快融入世界贸易体制,增强长三角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联动的基本态势逐步加强、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货物贸易的服务不断增强,作为枢纽港和中转站,洋山港使内地实现江海联运成为可能,成为长三角货物通往国际贸易的桥头堡;专业性服务平台建设加速,上海技术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并成为长三角区域科技交流中心;贸易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上海通过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经济功能与服务体系,促进了各种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上海注重发挥包括对外服务、无形资产、品牌输出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长三角区域发展。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四点。
  一是联动定位,从空间配置向平台配置转变。长三角国际贸易联动发展,应进一步加快市场体系平台建设,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经贸服务体系,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二是联动层次,从要素合作向制度合作转变。逐步从经贸的要素合作向经贸的体制与机制深化合作转变。在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下,打破行政区划,更深层面推动国际贸易的区域一体化。
  三是联动主体,从政府为主向企业为主转变。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济活动,推动资源合理配置,推动长三角和国内同类企业快速发展。
  四是联动内容,从有形产品输出向无形资源溢出转变。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要更注重发挥对外服务、品牌效应等无形资产的辐射作用,为增强长三角经贸发展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俞立中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