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我阅读了刘慧教授所写的《陶养生命智慧——社会转型期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一书,对生命智慧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生命智慧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生命智慧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对话生命。这里所说的“对话”并不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一种单纯的行为方式,而是包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人的生存样态与终极关怀。生命智慧教育要通过引导人们与自然对话、与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与文本对话等多种方式,引导人们走进自然,回到生命之中,来陶养的生命智慧。
各种对话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要算是与文本的对话。一位学者指出,文本是思想言说的符号踪迹,是智慧觉解的文字报告,是主体精神超越自我的信息桥梁。文本的形式很多,不仅指文字文本,而且也包括影视等文本。这深奥的语言,不外乎告诉我们文本的重要性。埃德加·莫兰曾说:“文本是语言的学校,是发现自我的学校,是人类复杂的学校,是人类的学校。”可见,与文本对话,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史多么重要!每个个体生命都需要在大量阅读和实践中逐渐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培植丰厚的智慧土壤。
文本的精华是经典。经典又是什么?经典是天才大脑艰苦创造的结晶,它恰恰是一种恒久性的精神存在,在不断受时间考验的过程中,它耐心地开启异质性的世界。它是能够引起持久震撼力的那一类伟大的著作,最能体现人类“原创性”的东西基本上都凝结到了经典之中。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经典很多,《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四大名著,《论语》、《诗经》、《春秋》、《尚书》等优秀经典数不胜数。世界文学经典也有很多,《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我们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受到作者伟大思想的熏陶,而且实际上也是在同这些伟大人物进行交流、对话;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发展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由此可见,经典既是人类生命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蕴ad68780038bf7eca5b7a700f95396209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所以,向经典学习,是拓展经验、启迪生命智慧的一条有效途径。
然而,现代人与经典对话的有多少?反思自己,我与经典的对话又有多少?这让我觉得自己的贫瘠,这让我有些无地自容。进而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对文本的认识太浅薄了,文本仅仅指的就是教材吗?然而,现在我们对文本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教材之上。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与我们学生的实际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他们对经典的概念又是什么?这些与教育者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我想,要想进行生命智慧教育,这些都应该是我们的关注点。今后,我会让经典走入到我的生活之中,让经典走进学生的生命之中,让我们通过与经典的对话,获得生命智慧的陶养,更好地生存,进而提升生命的质量。■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