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要让教育凸现生命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有一种充满着爱与智慧的教育情怀。教育是温馨的,从容的,愉悦的,令人欣喜的,如行云流水一般毫不做作。教育,诗意地栖居在生命的世界里!
课堂,既是学生汲取精神营养促其生命成长的摇篮,也是教师奉献汗水智慧提升生命价值的舞台。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种“塑造”,一种“改变”,一种“授予”,它更是师生双方在一定教育情境下的“激活”与“唤醒”。课堂中,真知、真情、真理浑然一体,学生的知识、技能、心性皆得历练。这就是我心中美的课堂。作为一名教师,20年来我以创设美的课堂为追求,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美、享受美。
“智造”问题,彰显自然之美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培养一种情感和态度,形成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定位,就要求课堂教学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带着这种认识,我与学生共同探讨着经济、政治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在学习《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这一课时,在预设过程中我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政府职能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可能还会有误解和偏差或抵触情绪。因此,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位在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引导学生观看两会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感悟政府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做出的果断决策。其中,一个开放的互动环节“总理,请听我说……”,使课堂教学进入了高潮。学生争相发言,有的表达了对总理的敬仰之情;有的希望总理尽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矿难、食品安全等这些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问题;有的学生深情地向总理表达了希望教育均衡发展的心声;有的学生希望国家加强国防实力,保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这是一节公开课,课堂上不乏谈及腐败问题情绪激动、滔滔不绝的学生。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我心底更期待学生能理解、支持政府,为总理加油。当某位学生对腐败的事实娓娓道来并义愤填膺地认为腐败分子都应该枪毙时,我心中有些许紧张。顺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政府官员,你会怎么做?”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如果我就任总理,我一定要严惩腐败分子!”听到这回答,我当时的反应是:学生没有顺着我的思路回答,再次令我紧张;但紧张之余又有一种兴奋。因为这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学生的心声。我总结道:“我明白你的想法,作为一名公民你非常希望我们的政府成为廉洁、高效、为民的政府,严惩腐败对吧?”意犹未尽的学生点点头。转过身,我迅速地调动着头脑中的词汇,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关系图:公民 政府,并引领学生进一步得出结论:公民向政府反映心声,建言献策是支持政府的表现,但我们也应该在一定层面上理解政府的决策,理性地分析问题,不进行一味地批判与指责。
开放的对话无疑是对教师的挑战,但如果教师能有意延伸拓展,灵活地加以引导,而不是简单地给予判断,课堂会远比预设得要“美”。
思考生活,感受理性之美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对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因果联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客观联系,每个人都在与之打交道。但是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深入思考某一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多地是把它作为考试背景了解而已,这种应试的倾向,不仅不适应高校的选拔要求,而且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否让学生始终拥有一种关注生活的热情,其实就是保持一个人思考生活的习惯。怎样让学生拥有这种习惯呢?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领会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内在统一。在一堂关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复习课上,我问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彼此好奇地问“发生什么事了”对吗?学生一时间不知道我为何会提出这个问题,但都带着诧异回答:“是。”接着,我又问学生:“接下来,你们还会想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为什么、怎么回事……”我再追问:“有没有人往下想后果呢?”很多学生会心地点头。接下来,我将前面所述内容通过幻灯片呈现出来,并说:“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处在一个因果链条之中,当一件事情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都会用这种逻辑去思考。与此同时,这种逻辑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学会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中进行深层次思考,即我们应该怎么办?”
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大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思维方法的领悟带领学生走进了高效课堂。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与学生从农产品价格上涨这个时政热点谈起,很快开始了本课的热议。面对现实生活中农产品价格上涨,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首先考虑到是供不应求造成的。而实际上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长期以来国家对水利设施投入不够,在旱情发生后,水利设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致使农作物减产,农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但是,在此之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和中央聚焦水利设施的修建在学生眼中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当其懂得运用这种逻辑关系去深入思考时,思考的范围逐渐扩大,在不断的追问中不仅将课与课之间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而且可以将思维延伸到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去分析和解决那些未曾想过的问题。
这堂高效的复习课带给我和学生无尽的回味。当学生从一个“被考者”转变为“备考者”并上升为“思考者”时,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他们把这节课上我所讲的思维方法命名为“黄金法则”。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经过了思考、肯定、否定、犹豫等复杂的思维斗争过程后豁然开朗,走出了懵懵懂懂的认识误区时,我告诉自己,这应该就是课堂之美。
师生互动,共享和谐之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要想感动、感染学生,首先得感动自己。在《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一课的备课过程中,一段“好一个中国大舞台,五千年龙腾虎跃演不衰;好一个中国大舞台,直演得五洲瞩目齐喝彩”的歌词伴随着展现中国文化、体育、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画面映入眼帘,我的内心一次次被震撼!于是,那段难忘的歌声走进了我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因为它令我感动、使我反思,更是因为它契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我希望那令五洲瞩目的中国形象和令人回味的声音,通过政治课堂走近我的学生、打动更多人……
于是,这堂课我与学生共同选取了58张体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和两段视频作为素材。我对教学资源的选用进行了反复推敲,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教师从即将迎来共和国的生日导入,引出外交成就是共和国60多年辉煌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外交活动;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概括出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学生互动讲述中非关系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伴随着歌曲《中国大舞台》,教师充满激情地引领学生感受中国外交风采。所有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都以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在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中收集的资料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他们把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情感传递给同学、把自己的价值判断与大家分享,在互动中唤起学生关注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学生被教学内容和教师丰富的思想情感所吸引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美的境界中,体验着美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的、健康的思想情感熏陶和感染。
20年来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经历带给我无尽的回忆,更带给我深深的思考。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但教育始终应该是一种追求美的艺术,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在课堂内外体验美、探索美、创造美的人,也许只有这样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社会、体会人生,进而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关心人类发展,拥有健康人格,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人。有人说,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我想,正是由于不完美才有了无限的动力,正是由于不断追求才有了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