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科研如何具有生命力

2011-12-29 00:00:00庞晖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1期


  区别于大学的科研,中学的科研工作一定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作为学校科研负责人,我认为要使中学教科研具有生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课题研究要源于教育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当把人放在首位时,研究就会被赋予充分的活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我校科研提倡教师关注身边发生的现象,以实践为背景来选择研究专题,改进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改革发展。
  回想自己的课题研究之路,就是从做一线教师开始的。因为看到学生和教师的辛苦,开始思考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减轻负担,于是主动研究英语的合作学习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后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提升了,英语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教育教学要走研究之路的信念。
  我校根据生源状况和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分别进行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习策略辅导,关注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学习优势进行教学设计,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学习优势的影响,教师反思日记的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这些课题深受实验教师的青睐,因为所有的研究工作都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在成果推广中,大多数老师也感受到研究工作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学校的科研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营造出来了。
  2.课题研究要真正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做研究需要静下心来,拿出货真价实的东西,真正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培训、做课,在不同的场合进行总结、研讨、展示,运用多种渠道让周围的人了解课题对学生和教师心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学生的成绩提高和教师的进步,让周围的人感受到课题研究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困惑,使我们更科学、轻松地进行教育教学。在我们静心研究的同时,配合区里科研周活动的开展,让课题成果在校内得以推广。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
  在学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我发现有研究意识、愿意思考的教师进步就快。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启发他们经常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学校召开的不同会议中,经常要有课题组的教师发言,他们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也会让其他人了解科研在工作中的作用。特别是最后的效果,无论是班级管理、考试成绩,还是获奖人数,让很多教师看到了研究的益处,对科研的抵触和畏难情绪降低了很多。
   教科研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育质量。科研成就了教师的发展,发展推动了科研的深化。教师在不断的总结中升华经验,从“盲目的、自发的实践者”到“反思的、自觉的实践者”。当研究成为一种工作习惯时,教师会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更多的挑战和乐趣。10多年来,一批批热忠于科学研究的教师成为学校领导和教育教学业务骨干。
  4.让研究成果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
  在我校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信心增强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教师的研究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身心的健康。
  通过课题研究和推广,我深刻体会到:中学教科研要有生命力,必须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师成长,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实践中找准问题,深入研究,有效破解,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使其切实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以此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