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而今是一道最平凡不过的菜,但在西方文化中,扇贝属十分浪漫的一道符号。
扇贝英文为Scallop,源自法语Escallop,凡事若与法语相关,就会浪漫起来。扇贝的正式学名说起来吓你一跳:圣雅谷(Saint-Jacques),雅谷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雅谷习惯常在身边挂一扇贝作饰物,各地基督徒纷纷仿之。久而久之,扇贝在西方文化中,作为保护和孕育的象征。意大利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爱神维纳斯就是从扇贝中诞生的。
在西方,扇贝是一道很华贵的菜,通常配搭牛油和白葡萄酒混煮在一起的酱汁调料,淡淡的酱汁恰如其分地将扇贝的清鲜烘托出来。扇贝外层或煎或烤,但内里肉质必须保持鲜活的状态,如是才鲜嫩可口,有海鲜的原味。
到了中国人手中,扇贝的烹饪就截然不同了。传统的做法不仅将它煮得熟透,还要放到烈日下暴晒,就成我们常说的江瑶柱,上海人称干贝,浓郁鲜香,用以炖蛋,或与娃娃菜一层叠一层隔水蒸,十分清鲜可口。
江瑶柱还可与大米一起熬粥,或自制XO酱。可能因为沿海,广东人烹调江瑶柱的菜肴特别有一手。新鲜扇贝肉上海人称鲜带子,用以炒西芹或与火腿片一起清蒸,也是十分健康的菜肴。日本北海道的江瑶柱最好,肥美饱满,很多上海人到香港上环一带的海味一条街购买日本江瑶柱回去烧菜。从老上海起至今日,江瑶柱已成送礼的上好佳品。可惜日本这次地震引起核污染,人们都不敢买了。
现今酒席上常有烩扇贝,将粉丝与扇贝肉烩熟后再盛放在扇贝壳内端出。考究点的是蟹粉扇贝,扇贝肉与蟹粉都以鲜味见称,但两者鲜味各有不同:扇贝肉清甜,蟹粉甘香,各具个性,看似互不相干,但味蕾越过蟹粉的鲜香仍能尝到扇贝的清鲜。
我家婆婆是美食家,也做得一手好菜,干贝鲜带子经她手都成佳肴,蟹粉扇贝更是她拿手菜。她虽贵为大小姐,却十分乐于下厨,且十分认真。一定要将扇贝肉洗得十分干净,否则肉里会夹杂沙泥或碎壳,上口就会大打折扣。最艰巨的工程是拆蟹粉,通常是大闸蟹的蟹脚蟹钳用以出蟹粉。这时就要发动群众,大餐台上旧报纸一铺,剪刀筷子钳子全部上阵剔出蟹肉,这是一项十分考验耐心和细心的功夫活,也是一家团聚谈笑的美好时光。婆婆可以将整只蟹脚原只拆出来,我拆出来的则是鸡零狗碎的。蟹粉拆好后,婆婆会加上姜末以去腥味。姜末事先要在热油中炸过,蟹粉也要与葱、胡椒粉一同用热油炸过,再渍入花雕酒;扇贝肉两面煎熟后,再与炒熟的蟹粉拌在一起,最好再炒一点四季豆,也拌在一起,色泽上点缀一下,吃口也生清多了。
以前做丈夫的福气真好,太太都烧得一手好菜。难怪有人说,要留住心爱的人,首先要留住他的胃。厨房小事,原来也可以十分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