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地区引发的塑化剂风波,最初是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一名普通的检测员在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检测时,意外发现的一个异常讯号。这本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因为此次检测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但这位有着两个孩子的细心母亲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个异常讯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进行一一比对,竟然发现食品中含有大量塑化剂,含量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近600倍。
后来的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大量企业和行业被曝光,但是第一功臣“杨女士”一直神秘如初,也许未来某天她会公开露面,也许她永远都是“深喉”,但那无关紧要,我们只是为她的敬业精神和负责态度所折服。
吃什么竟被雌化了?
塑化剂事件一出,接着在其他饮料中也发现塑化剂(又叫增塑剂)的成分,后来涉及到果酱、浓糖果酱、益生菌粉等几百项产品,事件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有人称是30年来台湾地区最严重的食品掺毒事件。
此次风波问题不在起云剂,而是将塑化剂加入起云剂中。所谓的“起云剂”是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大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而成,可使有些果汁、饮料等保持悬浮乳化状态,看起来更均匀,吃起来口感滑爽,“起云”很形象地描述了其作用。
塑化剂则是用于增大塑料的可塑性提高产品的强度,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台湾地区不法企业添加的是一类常见的塑化剂,它既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违法添加到食品中。为什么要加呢?说穿了,无非是为了降低成本,非法牟利。塑化剂对人类的急性毒性较低,但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可使女孩性早熟,男子精子减少等;怀孕的准妈妈大量摄入,生出的男婴有可能生殖器官异常。
近年来,大量食品采用塑料包装,如新鲜蔬菜、水果、肉与肉制品、油脂、膨化食品、食用油等。这些塑料包装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需加入一些塑化剂以改善其性能。近些年来,塑化剂的产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