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

2011-12-29 00:00:00
中外企业家 2011年1期


  实行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趋势,而企业实施制度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企业在实施制度管理的同时,怎样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精髓,这就有必要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分别论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含义及特征,并深入分析了企业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辩证关系,以期为企业实施人本管理提供借鉴。
  杜拉克在他的《21世纪管理挑战》这本书里讲到,将来的管理是要把越来越多的精力花在人的管理上,他甚至提出80%的高级管理者要把精力放在处理人的问题上。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21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科学管理越来越多地被加入人本管理的成分。
  而现代企业的制度管理是指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经营目的和观念,公司目标与战略,公司的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
  企业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就是要求员工在职务行为中按照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相关的规范与规则来统一行动、工作,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就不可能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正常运行下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此外,企业的制度管理着眼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竞争的规律,把单个员工组成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整体,大大增加了个人、企业的效率与产出,使员工获得较高的报酬,满足了员工的生存需要。
  那么,现代企业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之间在企业管理中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企业制度管理的特点及其建立制度管理的意义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组织的“法规“。企业管理制度具有约束性、规范性、公开性、全局性的特点,所以建立和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
  1.形成正常的、稳定的组织秩序。企业是由一个个不同思想和行为的个体组成的,无规章制度,无统一要求,就不能思想共识、行为共轨,不能形成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就没有效率和水平可言。
  2.调动成员积极性。规章制度是调动成员积极性的重要硬件手段,严格的规章制度能激励广大成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把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实现组织目标的轨道上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在它的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合力时,这个企业才能搞得好。
  3.有助于企业形成一流的企业文化。井然有序、蓬勃向上的员工队伍是办好企业的重要条件,也是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志。管理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实践性。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就要求所有员工按章办事,行为有所规范,并在日积月累、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学习、工作习惯,进而形成一流的企业文化。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人本管理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把组织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
  人本管理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⑴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将企业中的人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做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很显然,以人为本中的“本”实际上是“本位”、“根本”、“目的”之意,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
  ⑵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在实行人本管理的企业中,没有严格区分开来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都是主人,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是一种合作分工关系。
  ⑶人本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⑷人本管理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
  ⑸人本管理成功的标志是组织的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实现。
  ⑹人本管理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活动的综合概念。
  
  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
  1.制度管理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制度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管理方式。它以制度为管理的对象,旨在为企业建立简洁、高效的运行秩序,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基础。很多企业并不具备全面推行人本管理的条件,如制度不健全,缺乏最基本的理性素质,不是靠制度管理来保证效率,而是依赖个人领导才能,依靠偶然的市场机遇,依靠员工的个人经验和自觉性。把企业的未来建立在个体能力和自觉性的基础上是不可靠的,企业制度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根本作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制度是“死”的,是永恒的,是延续的,而人是“活”的,是暂时的。人力资源不能离开制度资源来独立发挥作用,否则就是一群散兵游勇,没有战斗力。在一个没有制度保障的组织中,人本管理只能流于形式。
  2.企业制度管理对人本管理有制约或者促进的作用
  人本管理应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包含在管理制度之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和方法;其二规章制度建设要立足于全体员工的认同和内化,而员工对于企业管理制度的认同并内化为自觉执行要超越制度管理的条条框框进入到更高的人本管理层次。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区别就在于人本管理重视的是“人”,而制度管理重视的是“行为”,是一些“条条款款”,当这些“条条款款”制定得太多太细时,它又会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使人真正获得全面自由发展。在人本管理中,人的发展是管理的目的。当企业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如果企业没有实现民主管理,在涉及员工的利益上没有让员工充分参与制定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得到发挥,制度管理只是一种形式。当制度管理流于形式时,人本管理的实现更不可能。因此,合理有效的企业制度管理会使人本管理得到更快的实现,而缺乏科学民主的企业制度管理只会阻碍人本管理的实施。
  3.人本管理的思想需要通过制度管理来体现
  传统管理实施的过程是要从人管人上升到制度管人。管理制度要遵循为企业长远发展服务,围绕市场实施,以人为本,以文化管理的原则来制定,注重全员参与,共同发展,这样才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管理的目的。合理有效的制度管理是要使人本管理的精神有效实施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过程之中,使全体员工从被动接受制度约束升华到“自我管理”,从而使制度管理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执行力大大加强。
  在我们制定制度时就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人本管理实施也应是在执行制度管理的框架下进行。制度管理不仅要防止员工的不良行为,还要引导员工正确的行为,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不能假设人是自觉主动的,而要通过假设人是不自觉的,通过制度来规范人们不自觉的行为。但这还不够,现代企业的制度管理不仅要充当“警察”的角色,还要充当“教练”,指导员工的行为。企业应该通过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来界定组织内部每个成员的利益区间,其中产权制度是前提,组织制度是保证,管理制度是基础。要在具体的制度当中体现人本管理的思想,关键是要使企业制度体现对组织内部不同群体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4.人本管理是企业制度管理的发展趋势
  企业由以管理“物”为中心,转变到以管理“人”为中心,这是企业在管理方面实现的重大转变。一个企业必须管理制度化,但制度化的管理绝对不是好的管理。只有高度重视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否则,企业的素质很难提升。
  完善的制度通常都充分考虑所有员工的需求,根据员工的素质、能力和承受力制定,通过规范员工的行为,为企业实现管理的目的服务,又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员工的利益,充分地实现共同发展。在实践中管理教育与管理实施是同步进行的,企业要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管理教育,在日常工作中就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特别要重视管理者的示范效应。这样潜移默化地长久地坚持下来,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就会在员工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变成员工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员工“自我管理”的目的,企业规章制度的建设变成员工自觉的行为,企业制度管理最终应走向人本管理。
  5.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现实结合点
  制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与麦格里格的“X 理论”的假设基本一致,即人性是消极的,因此侧重对人的约束;而制度管理则与麦格里格的“Y 理论”的假设基本一致,侧重对人的激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涉及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其目标在于保证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按要求完成合适的工作,关键就是要形成企业各类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因此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结合。
  基金项目:主持院级科研课题:凉山州企业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比较研究(XB0523)
  (四川省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