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西”前沿的龙岩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探索

2011-12-29 00:00:00梁天明
中外企业家 2011年6期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沿海产业转移已是大势所趋,这对海西前沿的龙岩承接产业转移提出了新的挑战,必然对龙岩经济开发区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辖域的龙岩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途径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1.要建立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投资管理体制。在政府管理职能上,要建立适应新经济基础要求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审批管理为主,转向对投资与贸易发展的促进,对企业发展的服务为主。在政府行为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能够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一律放给市场,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认真管好开发区的市场秩序和法制环境。同时,要制定地方性的投资企业管理和服务政策,进一步理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企业的权利和责任。
  2.要建立与投资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投资服务体系。一是培育和发展企业中介组织。对开发区成立的现有企业联宜会,帮助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办事程序,建立以协会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以民主自决为核心的行业自律机制,为企业会员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服务。对应该属于协会的职能,如行业准入意见征询、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考核、质量体系认证和咨询等,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不同情况,逐步搞好职能移交,变政府对行业的行政管理为企业的自律性管理,并在财政上给予资助,扶持中介机构的运作走上正轨。二是提供法律援助。建立专门的开发区法律信息库,为投资商提供国际国内相关的各类投资贸易法律法规、惯例、司法程序、投资与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咨询服务。要充分利用开发区网站,利用招商专线,为投资商提供详细、周到、便捷的信息服务。要在提供从投资咨询、筹建、投产、经营、投诉处理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的同时,加强项目建成投产后招聘人才、招收职工、安全生产和产品进出口等服务。形成审批、在建、投产三个环节相互协调、统一健全的服务体系,建设投资服务的畅通工程。
  3.要制定加快开发区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一是继续实行“以商补工”的土地政策,把从商业用地开发增值部分建立的“以商补工”专项资金,用于补贴工业用地。二是给予重点项目以扶持政策,对于重点鼓励的高科技项目、大项目、龙头项目,专列一块财政资金,在项目前期费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切实改善目前招商引资、扶持企业等方面所需经费状况。三是市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开发区贷款贴息资金,集中用于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征地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土地储备,以备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所需。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1.要拓展招商思路。要继续实施“本市优势企业起步,闽粤沿海产业调整内移企业上台阶,高速路全线贯通后外资企业实现腾飞”的招商引资战略,坚持“外引内联、以内引外、以外为主”的方针,积极引进世界著名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办厂或建立地区分部,吸引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及要素市场集聚开发区,培育更多的载体与国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形成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体系。
  2.要提高招商层次。一是对闽南金三角地区进行有目的性地走访,吸引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本土企业迁往开发区;二是开拓长三角、珠三角等外资企业密集区的招商据点,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来开发区投资;三是将招商基地向海外拓展,加强与国外权威机构的合作,设立海外代理招商点,以吸引外资。
  3.要创新招商方式。除现行的招商方式外,要进一步实现政府包揽招商向注重委托社会中介招商转变,做好与项目相关单位的联合招商工作,探索市场化招商规律,发挥企业主体招商的作用,建立政府、中介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招商引资新机制,逐步形成“政府搭台,经贸唱戏”的新格局。
  4.要优化招商政策。在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要制定鼓励外埠企业投资,促进开发区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设立开发区发展基金,发挥市财政在招商引资中的经济杠杆作用和扶持效应。同时,在产品出口、人员流动、户口、子女入学、出入境审批等方面为外埠企业提供方便。
  
  三、力促“三个突破”,提高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力
  
  1.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上求突破。要突出对跨国公司的招商工作,在“走出去”招商的同时,重视建立与跨国公司驻华机构的联系。在引资领域上,重点推动有潜力的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上规模档次、有技术深度的项目对外招商,促进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力促跨国公司到开发区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增强开发区企业的技术消化和创新能力。推动开发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配套协作,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共同发展。总之,要通过大力吸引发达国家资本和国际跨国公司资本来开发区投资,把技术水平高、含金量大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开发区,从而提升开发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总体竞争水平。
  2.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上求突破。一是要积极承接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如光电行业。二是要充分利用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改造和提升开发区的汽车和电子产业。三是要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有重点地培育和壮大电了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制药、环保产业等。同时,通过强化与闽南金三角角、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协作,加强产业对接和配套、延伸产业链,形成互补型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体系,进一步提高生产和贸易—体化的水平,将开发区打造成闽南金三角、长三角、珠三角的机械制造业基地。
  3,在承接港澳台产业转移上求突破。目前,开发区入区企业的外资大部分都是港资,台资只有八家,而且投资规模不够大。今后要加大对台资的引进、尤其要把吸引台资作为近阶段开发区利用外资的重中之重;要认真研究台商投资动向,把承接台湾高科技产业和转移作为引进台资的重点,深入了解台湾以电子资讯业和动漫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外移计划和具体合作条件,抓紧制定开发区重点产业利用台资规划,制定阶段性目标,想方设法吸引台湾百强企业来开发区投资大项目。要充分利用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机遇,组织专业的、针对性强的团组上岛招商,争取尽快引进科技含量高的台湾百强企业到开发区投资项目。
  (福建龙岩经济开发区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