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本质是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回归平衡将是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基本趋势,这必将导致国际经济环境和分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过去20年,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体系,我国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未来国际分工的变化,我国开放型经济必须相应调整参与国际分工的定位,改变过去“大进大出”的发展路径和低成本竞争策略。
关键词 全球经济 再平衡 开放型经济 新定位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本质是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回归平衡将是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基本趋势,这必将导致国际经济环境和分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过去20年,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体系,我国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分工的变化,我国开放型经济必须相应调整参与国际分工的定位,改变过去“大进大出”的发展路径和低成本竞争策略。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本文重点分析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趋势,并探讨我国开放经济在新形势下的新定位。
新国际分工体系与全球经济危机
1、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结构性危机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算起,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了第四个年头,并由金融危机演变为全面的经济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政府史无前例地联手干预,大量投入资金刺激经济增长。美国政府先后三次大规模救市,投入资金接近2万亿美元;欧洲各国投入的资金则超过2万亿欧元;日本连续出台多项刺激计划,总支出规模达75万亿日元,占GDP5%左右。然而,刺激效果非常有限,世界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失业率居高不下,增长动力严重不足。今年以来,全球各大经济体、包括在危机中表现不错的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经济增速下滑,而欧美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概率加大。
大规模刺激政策还带来了新问题和新矛盾。一是债务大幅增加,欧洲各国的财政赤字和负债水平都比危机前提高了15%-20%;美国的国债总额由2007年底的9.13万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4.3万亿美元;英国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12.3%,是危机前的6倍多,债务占GDP比重由危机前的44.2%升至68.6%;日本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由危机前的2.5%飙升至10.5%,目前国债总额是GDP的两倍多。二是恶化了全球金融体系,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货币和信用,一部分进人大宗商品市场兴风作浪,一部分以热钱形式跑到了新兴国家的资产市场,导致了新兴经济体出现通胀和泡沫。现在,发达国家债台高筑、发展中国家通胀严重,这导致各国不敢轻易再动用财政刺激来对付经济活动的持续放缓。一些媒体早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凯恩斯主义失败了。
为什么这场危机如此严重?为什么刺激手段基本无效?为什么世界经济复苏如此艰难?答案是,因为这场危机不同于过去的危机,既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剩,也不是凯恩斯所说的需求不足,而是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危机,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近20多年来,在自由贸易的推动下,全球化步伐大大加快,跨国公司基于利润最大化,实行产业链全球配置,引发了制造业生产大转移,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工厂”,而欧美国家则大搞虚拟经济和信用消费,进一步拉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生产,在发达国家出现过度消费泡沫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则形成了过度投资的泡沫。全球金融危机首先是欧美国家的虚拟经济泡沫破灭,于是大量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避险,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泡沫和通货膨胀,现在可能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泡沫开始破灭。
2、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源——新国际分工体系
2005年2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的演讲中正式使用了“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一词,指出全球经济失衡的现象: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事实上,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仅仅是表象,深层的问题是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而根源是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际产业分工出现重大变化。跨国企业实施产业链全球配置,把加工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廉价生产要素增加企业价值,国际产业分工从国家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转向企业和产品内的“要素分工”,这种新趋势被国际学术界称为新国际产业分工。上世纪90年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1996年国际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作,进一步推动了新国际分工体系的发展和形成,并从生产外包扩展到了服务外包。
推动新国际产业分工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技术进步,标准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大范围推广,使得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简单步骤,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大幅降低,这为跨国公司的生产转移、大量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改变,各国政府竞相以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贸易和投资壁垒大幅削减,大大降低了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的交易成本;第三是网络通信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显著改善,使得距离和地理位置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了。
新国际产业分工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内涵:一是由原来的“贸易”关联转变为“生产”关联,此前是“贸易全球化”,此后是“生产全球化”;二是由原来的市场引导演变为跨国公司引导。更重要的是,新国际产业分工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基本格局。由于大规模产业转移,1980-2009年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比重由81.49%下降到61.53%,整整减少了20个百分点,相当于一个美国;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则快速发展,特别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1980-1990年年均增长10.4%、1990-2000年年均增长9.9%,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和发达国家;而中国1980-2009年制造业增长了22倍。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比重大幅提升,而发达国家的出口比重下降。1981-2009年中国的出口由220亿美元增加到12015亿美元,增长了54倍。
由于实体产业的萎缩,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信用扩张、鼓励消费的方式刺激经济,超低利率导致了过度消费和房地产泡沫泛滥。本来在一国经济条件下,消费和储蓄会通过市场的内在机制保持一定比例的平衡。如果消费过旺,必然会刺激投资和生产,从而增加储蓄;储蓄过多则影响消费,市场供大于求,物价下跌刺激消费。但在全球化条件下,投资生产和消费需求在全球范围循环,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旺盛消费通过跨国公司刺激了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生产,形成了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和发展中国家过度储蓄的格局;另一方面又通过虚拟经济的繁荣吸引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贸易顺差,成为支撑不断扩张信用的重要条件。维持这一循环的关键是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而不断刺激消费需求的是虚拟经济的迅速增长,一旦虚拟经济出现问题,整个世界经济陷入危机。因此,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全球经济再平衡和国际产业分工趋势
1、全球经济再平衡——各国竞争的新博弈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经济学家就提出世界经济必须再平衡的观点。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第三次G20峰会上,美国政府提出了世界经济“可持续与平衡发展框架”,主张改变现行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即未来美国居民应降低消费水平,提高储蓄率,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能力,减少贸易逆差,减轻经济增长对消费的依赖;同时要求中国等贸易顺差国减少出口,转向内需。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也主张“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前不久在法国戛纳举行的第五次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再次强调和重申了要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从全球经济范围看,总出口与总进口是对称的,一国增加贸易盈余就意味着另一国要增加贸易赤字;总供给与总需求也必须基本平衡,一些国家的过度消费必然要以另外一些国家的过度储蓄为基础。如果不平衡就会影响经济的循环,严重失衡将导致经济危机。其实,失衡的实质就是经济循环出了问题,过度消费、寅吃卯粮必然无法持续。事实上,美国的储蓄率不断下降早已无法维持国内经济的循环,近十多年是通过中国不断上升的储蓄率来维持的。因此,回归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经济重新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国际社会就如何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提出了各种意见,但归纳起来,无非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通过政府协调和干预手段、推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来实现,即贸易盈余国减少出口、扩大内需,贸易赤字国减少消费、增加出口,这也是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张的方案。但这一方案明显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逆国际分工规律。二是通过发达国家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改善出口能力、取消出口封锁来实现平衡,目前全球经济不平衡的直接表现为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严重不足,中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高端产品又实行封锁。而背后原因是发达国家缺乏新产业的带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溢价已经达到了最高阶段。虽然危机后发达国家都把加紧发展新兴产业放到战略高度,希冀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但科技创新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够见效的,何况前几年金融业过度膨胀,大量侵占实体经济利润,必然影响新兴产业的发展。
尽管全球经济再平衡是必然趋势,但实现再平衡的过程将十分艰难曲折,面临着诸多障碍,各国国内根深蒂固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金融关系为世界经济再平衡带来极大的挑战。首先,再平衡必然涉及各大经济体现实利益的调整,即谁来承担再平衡的成本,或者怎样“共同承担再平衡之痛”。无论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还是减少出口、增加内需,都涉及结构的调整,都有可能影响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其次,再平衡必须遵循国际产业分工的客观规律,新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是长期积累逐步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成本优势仍然是影响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因素。再次,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当今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弊端,漏洞百出的金融监管制度和美元霸权地位都是导致危机发生和加剧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回归平衡必须改革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显然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任务。此外,在现实情况下,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转变过去负债消费、过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不取决于美国政治精英的愿望和主张,而取决于美国长期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
因此,全球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再平衡的实际路径将按照博弈的结果推进,这意味着再平衡不会一帆风顺,更可能是一个相当长的痛苦调整过程。
2、国际产业分工趋势——适应性调整
现代意义的国际产业分工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演化至今可以清晰分为三个阶段:(1)以大产业部门为基础、国家主导的“垂直分工”阶段(18世纪中至20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工业国和农业国,工业国出口工业品,进口农产品和原材料,国家对进出口贸易高度控制;(2)以行业部门为基础、市场主导的“水平分工”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随着工业国的增加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国之间既出口工业品,也进口工业品,垂直分工演化为水平分工,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控制不断放松,关税下降,市场机制成为主导国际分工的关键因素。(3)以企业和产品为基础、跨国公司主导的“要素分工”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全球配置,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演化为企业内部的要素分工,跨国公司成为主导国际分工的核心。
上述对国际分工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首先,国际产业分工是随着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不断细分演进的,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演进正是全球生产力发展的反映,尽管新国际产业分工带来了世界经济严重失衡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但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是通过调整国际经济治理关系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其次,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形成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时期,第一阶段持续了约两个世纪,第二阶段持续了大约50年,目前的第三阶段——新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刚形成不久,其内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打破这个分工体系的因素尚未出现。因此,在未来10-20年,以跨国公司主导、企业内要素分工为特征的国际产业分工基本格局不会大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新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就没有任何变化。事实上,新国际产业分工也在不断演进中,近20年来跨国公司的生产转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主要以FDI方式为主,被称为“国际垂直一体化”。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1990-1995年,采用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的FDI每年增长20%,而1996-2000年间,则每年增长40%。进入新世纪以来,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利用外包、合约制造等方式,成为新国际产业分工的又一重要模式,2010年合约制造和服务外包总销售额达1.1-1.3万亿美元,玩具、制鞋、服装和电子部门,合约制造占其全球贸易的50%以上。
当前,存在着一些可能促使国际产业分工发生调整和变化的因素:首先是发达国家令人头疼的经济问题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各国政府在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压力下有可能采取贸易保护等反全球化的政策措施,这会影响国际产业分工的演进。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迅速上涨,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估计,2010年低端工人工资暴涨了近四成,而且在今后三四年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许多工厂开始采购大量自动化设备以取代人工,富士康明确提出在未来2年安装100万台机器人设备,制造业的自动化在加快。第三是全球供应链的问题,要素分工模式大大拉长了产业供应链,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最终组装常常分布在许多国家,其衔接配合十分复杂。今年3月日本遭受地震和强海啸侵袭暴露出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一些关键零部件工厂被毁坏导致全球数家汽车工厂停产。今年10月泰国部分工厂遭受洪水灾害,导致本田汽车的马来西亚工厂被迫停产,全球电脑业也出现了硬盘短缺。为了减少风险,许多美国大型制造企业正在考虑将工厂从亚洲国家迁移至美洲或拉丁美洲,通过将制造中心迁移至本国或“近岸”地点,让供应链尽可能地贴近需求地。来自Gartner的调查显示,到2015年,在美国供应链外包到低成本国家的企业将减少30%。一场从离岸到近岸的供应链转变正在发生。
但是,这些因素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改变当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而只能引发适应性的调整,因为形成要素分工的核心基础——要素价格在世界各地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还没有根本改变。
我国开放型经济新定位的探讨
1、正确评价中国的经济能力——科学定位的基础
过去20多年,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体系,我国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但粗放式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矛盾,同时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放型经济也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产业分工的演进趋势,适时调整战略定位,现有的“大进大出”发展路径和低成本竞争策略不能再延续下去了。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到2030年,如果中国的人均收入能达到1.6万美元(这很有可能实现),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相当于增加15个现在的韩国。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增长如何在由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下实现,因此,中国必须推动国内需求、降低储蓄水平并增加消费,以期实现经济再平衡。如果不进行根本的结构性改变,中国有可能落人‘中等收入陷阱’——从而加剧全球的增长困境。”
从总体发展方向看,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创新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是毫无疑义的。但近阶段我国开放型经济仍然需要一个准确具体定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而这必须建立在对我国经济能力的正确判断基础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出口国,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在产业技术层面,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中处于低端,主要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为主。虽然出口总额世界第一,但实际增值出口并没有那么多,贸易统计掩盖了实际真相。例如,一台由中国组装的苹果iPhone手机,美国的批发价格是178.96美元,其中,来自日本的闪存24美元、屏幕35美元,占33%;韩国的处理器23美元,占12.9%;德国的全球定位系统、照相机、WiFi等30美元,占16.8%;美国的蓝牙和3G技术12美元,占6.7%;中国的组装生产6.5美元,占3.6%。销售后的利润分配,苹果公司占58.5%,中国工人只占1.8%。同样,由中国组装的诺基亚手机出口美国,在全部增值链中,芬兰设计和提供主要零部件占35%、美国分销环节占50%,中国只占2%。然而,出口统计全部算在中国头上。事实上,中国大部分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并非“中国制造”,而是“中国组装”。据统计,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其增值率不超过30%,如果按此测算的话,2009年我国实际出口约为7800亿美元,与统计数据相差5000亿美元。此外,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仅为美国的1/4、英国和德国的55%。按总出口(货物出口+服务出口)排名,中国仍然居美国和德国之后。
其次,在产业组织层面,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主要以要素形式参与国际分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薄弱。然而当今国际产业分工主要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跨国公司掌控了核心技术和全球价值链。2010年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增值总额达1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1/4,海外子公司雇佣工人6800万、销售额约33万亿美元、出口额超过6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3。虽然2011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我国有59家进入,比上年增加15家,但几乎都是国企。其中,央企51家、地方大型国企7家,民营企业只有华为和沙钢2家。这些国企主要依靠市场垄断和资源垄断,获取垄断利润做大的。此外,在行业分布上,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进入500强的仅20家,占37.3%,只略高于美国;在制造业中,钢铁冶金、机械汽车传统产业占了近2/3,航天航空、医药电子等高端行业只占18%,而美国占一半以上。
因此,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不具备主导地位,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2、再平衡时期的战略定位——稳步转型、夯实基础、积蓄力量
全球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绝非“一日之寒”,修复失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增加储蓄、再工业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扩大内需、创新驱动,都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未来5-10年将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再平衡的阶段。由于各种利益的多重博弈,这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有着各种风险、注定一波三折的时期。结构调整和再平衡的进程不仅取决于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进展,还取决于各个利益主体的政策智慧和协调能力。
在这样的特殊阶段中,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必需降低预期,增强风险意识,维稳避险。事实上,开放型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上下两难的狭窄空间:一方面,世界经济处于调整之中,发达国家消费需求下降,外部环境严峻,开放型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很大,而过去20多年急风暴雨式的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由于调控和转型,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保增长仍然需要一定的外需拉动,同时已经形成的大规模出口生产能力也不是说调整就能够调整过来的,转型升级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这种基本态势,决定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度增长和循序转型相结合的策略,在努力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消化矛盾、夯实基础、积蓄力量、提升能力。任何盲目乐观、继续追求高速扩张或者急于求成的快速转型,都是不适宜的。
由于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不会大变,仍将沿着跨国公司主导的企业内要素分工不断深化,因此,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优势仍然是要素的低成本。虽然我国的生产成本在不断提升,但良好的基础设施、大量的熟练劳动力和产业配套情况,使得我国制造业仍然拥有综合低成本优势,这在未来几年中还不会完全消失,所以制造业不仅仍将是我国最主要的产业,而且还应该进一步强化,要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不能轻易放弃。从总体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汽车、电子、信息等高端产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研发能力更是薄弱。因此,我国开放型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将是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加工组装的局面在短期内可能还难以完全改观。但这并不意味转型升级无可作为。一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居于什么地位,是由该国的要素禀赋决定的,然而如何参与的方式却大有讲究。目前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是以要素形式(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被跨国公司整合,所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转型升级的重点,首先是努力改变要素直接参与的方式,提高要素的组织化程度。企业是组织生产要素的主体,提高要素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是要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特别要大力培育民营跨国公司。只有主体强了,才能有效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固化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环节,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培育本土企业,必须从政府主导走向市场主导,市场的问题,终究要交给市场去解决。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能否拥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的企业是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关键。必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不能把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庸和实现政绩的工具。要敬畏市场规律,让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经营。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展作用,不要轻易干预市场,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企业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
(责任编辑:张晓